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89 (1700-1725).djvu/4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海內神嶽凡五,獨太華稱絕勝。山踞咸林商洛間,周 迴殆數百千里,峰巒嵸峙,如攢劍聚螺,不知其幾百 重也。而三峰獨拔立其中,膝視諸峰為神嶽主。《經》稱 「四方削成,高五千仞」,其言得其大都云。古今登者,諸 羽士亡論。漢有梁伯衛度世,唐李白、韓愈,明有王履、 喬宇、李攀龍,日者吳同春、邢侗、許孚遠,其接武也,東 萊原仲文獨三登其巔,古今罕與儷者。初予過咸林, 嘗一遊,裁至長峽,神懾目眩而止。後習仲文譚三峰 勝處,復沾沾喜向往者久之,謀所以卒其志。歲戊子, 正月下旬,及仲文有事于馮翊,仲文曰:「此距咸林不 百里而遙,曷謀爾私?」予強其偕,了無難色。己酉,遂走 沙苑,南次潼津。明日庚戌,始涉翠微,三日,乃窮其巔 而下。其所經歷,皆談說不能悉,繪畫不能貌者。因為 序次如左,使臨遊者有所考鏡云。

自雲臺觀之青柯坪記     前人

雲臺觀在華陰城南八里許,唐宋舊址也。觀分左右 凡二,皆鴻構。左觀門適直張超谷口,谷中水出谷,散 流石隙間,少西折而東北,經觀前匯為瀆。抵山麓為 玉泉院。院在谷口西麓上,宋隱士陳圖南臥處也。有 石巖山蓀亭,圖南所創,遞葺至今存。是日亭午,仲文 速予飲其院也。登亭南望,山色蜚動,若為速予遊者。 乃釋冠服,襜褕扶輿而去。緣谷東滸,入谷口,水淙淙 有聲,可聽聞。亡何,逾谷緣西滸,仰首上眂,兩壁皆直 立如削,高千餘仞。行里許,山峰愈峻,聳立崒嵂,若競 高然。谷底闊不盈尺,寬者或二三尋,石巨細錯其中, 亡罅地。其山左右避谷隨之。東阯突出數十丈,則西 阯縮亦如之。西阯突出則東阯縮,谷流轉折,隨山,阯 亡匯亡閡,殆天成然。行其中,前卻眂亡去來路至,始 知其向往。約五里許,有巨石突立,塞谷口為石門,其 仄通行者,人佝僂,上若隧道然,是為第一關。上有神 祠三楹及小瓦室,有事可據以守。自此深入,兩壁山 峰益峻,谷水流伏石下,觸石砰𥔀可聽。行三里許,遙 見東壁上一竇,䆗窱㟏岈。導者曰:「此希夷峽也。」至其 處,巨石三四,皆若千斛囷磊落其下,幾亡置足處。迫 而察之,壁阯有祠二楹,貌圖南其中嚴祀之,有羽流 者司鍵供灑掃。祠西一石空其中,若巨穴,內奉天帝 神,北向,頗嚴潔。先是圖南遺蛻在峽上木槥內,羽流 每攀緣負下眂,遊者以索施予。嘉靖末,姚直指殯於 祠內香櫝下,神頗就寧。其東峰上為上方,唐金仙公 主修道處,鳥道縈屈不可上。又南二里為娑羅坪山, 至是兩壁各縮約十餘丈,谷滸寬平如几,東西有長 廊數十楹,南北各有祠,祀天帝及嶽神,遊者過禱祈 佑。又南二里許有雲屏坊,路少平衍,過坊則漸巉巖, 不可陟。又里許,有飛石自西壁墜下,大若垂天之雲, 墜將及地而止。下有小石,庋之壓欲碎,行者偪仄,過 其下,莫不促武。又里許,復有大石懸疊,突塞谷口,若 天塹然。有小石門,纔能通箯輿,直轅而上,是為第二 關。谷流至此殆絕,惟有小涓滴出門左右潭中。 「赴壑爾。」自關以上,道益峻,至不可躋。有峻阪二十餘 折,折每數仞,前者履後人頭顱行以去,約二里許,阪 窮則青柯坪也。坪在聚峰中,張超谷至此始窮岐為 二小壑,左右去南壁峰巒軼出左右上。左右峰至此 亦凌霄漢,蔽日月矣。坪西南有庭宇廚湢,以息遊者。 踞庭北望,則谷口諸峰俛焉亡所見,惟塵坌蒼茫若 陸海耳。約山麓至此,已高千餘仞。坪之西為北斗坪, 東為雲臺峰,南為蓮花峰之北阯仰眂皆在天際。其 東南石壁上砑然中壑,下有赤白石若鏡影。仲文曰: 「此瀑布飛流處,雨後則垂下如虹。」石際有洞,在瀑布 裏,是為水簾,時旱暵未之見。繞坪東去,懸崖上鑱「青 柯坪」三大字。字南銕,緪下垂上有寥「陽洞,洞旁架木 為宇,祀天帝,其中挽緪上下,亦一奇觀。」是日,及仲文 坐洞宇中,久之,乃還宿坪上,為明日登嶽計。

自青柯坪之雲臺峰記     前人

寥陽洞迤北皆石崖壁立,直插雲表,遙望之,猿鳥弗 能上。徐轉神祠而北,有墄道表,以石坊為升嶽門戶。 逾坊東南望一峽,自崖頭來,闊可二丈許,高可五百 仞,土石雜沓,內有九折道可緣焉。先是,仲文與一羽 士高姓者為方外友,至是來謁余,與語頗合。是日辛 亥,羽士者先後余以登,不數十武力輒竭。為繫疋練 脅下,命一人牽挽而上,二人翼其腋,或擁其後以隨。 峽窮,有大石突立,滑不可置足。乃為坎以受武,為頷 以受手,屏去衣裾,束短褐跼蹐上。左手探頷定則移 右武,右手探頷定則移左武,挽翼擁護益力。石窮,乃 折而北,一峰直立,高數百仞,劃焉中崩為二,若鋸曳 痕,痕深數十咫,左偃而右覆,狀如夾壁。人自其壁中 行,闊尺有咫,高百有餘尋,俗稱「千尺㠉。」初上,疊石為 墄道,墄窮橫尺,薪為梯狀。梯窮坎石為級,左右壁各 有頷受手,頷窮懸以鐵,緪自級以代足。時予猶賈勇 三憩,至其顛,折而西,坐通天門下,遲仲文時一頫視, 搖搖然雲霧上也。少選,仲文至,乃緣崖北去,行草根 榛刺裏,瀕于深壑可畏。不百餘武,復有峰如前,而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