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88 (1700-1725).djvu/1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徘徊。群仙畢集,眾靈咸至。有西華之紫妃,「有中黃之 素女。華山之下,明星遠燭;陽臺之下,暮雨潛通。或瓊 室以飛霞,或銀臺而薦樂。天孫忽降,暫停支石之機; 神女相歡,即起投壺之電。」左侍右衛,則甲申之瓊石, 乙巳之《蘭蕭》。妍倡妙伎,則憑悅之清歌,幽靈之鼓瑟。 樂章既闋,禮容斯備。回風兮雲旗,入不言兮出不辭。 荷衣兮蕙帶,倏而來兮忽而逝。惟神享德,降百福而 無疆;惟嶽配天,視三公而有典。昔者夏后氏之乘四 載,仍開宛委之圖;周穆王之御八龍,猶記弇山之石。 況乎上照下漏,地平天成。人主宅中,旁羅於宇縣;山 靈顯位,密邇於神州。豈使令德不傳,頌聲無紀?由是 三天降策,有南霍之升儲;八丈鐫銘,有西王之服道 魏國鍾繇之字,惟勒歲年,晉家張載之文,遂成明制。 其辭曰:

上帝有命,皇天無親。樹之「元后,以牧烝民。光宅六合, 懷柔百神。德成郊祀,禮備宗禋。」其一軒稱配永,崑墟帝 出。堯號則天,汾陽詔蹕。觀人設教,協時同律。有感必 通,無文咸秩。其二皇家啟聖,受命于天。上鍊五石,旁疏 百川。開階運斗,宅海乘乾。王母益地,周公卜年。其三「天 子建德,重規疊矩。聖敬日躋,宗文祖武。」範圍三極,和 平萬宇。率由舊章,粵若稽古。其四璇宮夜敞,銀牓朝開。 德象陰月,聲符震雷。山河翼戴,星緯鹽梅。能事畢矣, 乾元大哉。其五化定制禮,功成作樂。日月旂常,夏殷正 朔。德溥天外,文明地角。氣白星黃,風搖露濁。其六兩京 畿甸,五載巡遊。馳驅太一,部列《蚩尤》。將見大隗,爰尋 許由。迴鑾彳亍,寓目周流。其七鬱鬱靈鎮。巖巖積石。直 上五千。去天三百。帝休非遠。《真經》可覿。石室徘徊。瓊 膏滴瀝。其八山惟地德,神即陰靈。瑤姬逐雨,玉女隨星。 陰陽不測,黍稷非馨。倏忽年代,荒蕪廟庭。其九旁求祀 典,載垂天漢。始制《林衡》,俄成壯觀。紫梲星錯,丹梁霞 煥。似對青谿,如遊白岸。其十文貍赤豹,電策雷車。隱隱 中道,訇訇太虛。遂停龍駕,永託神居。天迴地止,霧歇 雲除。其十一眾靈晱暘,群仙容與。衡岳夫人,漢濱游女。 洛川解佩,天河弄杼。顧慕招攜,繽紛伴侶。同氣同聲, 爰笑爰語。其十二于以采蘋,南澗之濱。于以采藻,于彼 行潦。日吉兮辰良,浴蘭湯兮沐芳。揚枹兮拊鼓,奠桂 酒兮椒漿。神其醉止,降福穰穰。其十三

少林寺碑          裴漼

「原夫星垂梵界,聖緣開萬化之先;日照王宮,神跡蘊 三靈之始。包至虛以見世,象教久傳于曠劫;籠群有 以示凡,法身初應于中古。見神通之力,廣拔苦因;開 智慧之門,深明樂界。鶴林變色,觀其戀慕之心;鴈塔 開扉,通其瞻仰之路。」少林寺者,後魏孝文之所立也。 東京近甸,太室西偏,正氣居六合之中,清都控九州 「之會。緱山北峙,亙宛洛之天門;潁水南流,連荊河之 雲澤。信帝畿之靈境,陽城之福地。」沙門跋陀者,天竺 人也。空心元邃,慧性淹遠,傳不二法門,有甚深道業。 緬自西域,來遊國都。孝文屈黃屋之尊,申緇林之敬。 太和中,詔有司于此寺處之淨供,法衣取給公府。法 師迺于寺西臺造舍利塔,塔後造翻經堂,香水成塗, 金繩為約,苦心精力,俾夜作晝。多寶金身之地,不日 就工;如來金口之說,連雲可庇。西緣長澗,夾松柏之 蕭森;北拒深崖,覆筠篁之冥密。煙花濃靄,暝下天香; 泉籟清音,曉傳空樂。跋陀息心茲地,樂靜安居,感而 遂通,境來斯證。寤寐之際,若有神人致石磬一,長四 尺,規制自然,聲律咸「具。得之河曲,空聞漢使之談;浮 于泗濱,徒入夏王之貢。管絃風夜,合清響於中天;鐘 梵霜晨,諧妙音于上刦。」時有三藏法師勒郍翻譯經 論,遊集剎土。稠禪師探求正法,住持塔廟,虯箭不居, 光塵易遠,虹梁所指,象設猶存。周武帝建德中,納元 嵩之說,斷佛老之教,率土伽藍,咸從廢毀。明皇帝繼 明正位,追崇景福。大象中,初復佛象及天尊像,迺于 兩京各立一寺,因孝思所置,以「陟岵」為名。其洛中陟 岵,即此寺也。隋高祖受禪,正朔既改,徽號已殊,惟此 寺名,特令仍舊。開皇中有詔:二教初興,四方普洽,山 林學徒,皈依者眾。其柏谷屯地一百頃,宜賜少林寺。 大業之末,九服分崩,群盜攻剽,無限真俗。此寺為山 賊所劫,僧徒拒之,賊遂縱火焚塔院,院中眾宇倏焉 同滅。瞻言靈塔,巋然獨存。天龍保持,山祇福護,神力 所及,昔未曾有。寺西北五十里有柏谷墅。群峰合沓, 深谷逶迤。複磴緣雲,俯窺龍界。高頂佛日,傍臨鳥道。 居晉成塢,在齊為郡。王世充僭號,署曰轅州。乘其地 險,以立烽戍。擁兵洛邑,將「圖梵宮。皇唐應五運之休 期,受千齡之景命,掃長蛇薦食之患,拯生人塗炭之 災。」太宗文皇帝龍躍太原,軍次廣武,大開幕府,躬踐 戎行。僧志操、惠瑒、曇宗等,審靈睠之所往,辨謳歌之 有屬,率眾以拒偽師,抗表以明大順,執充侄仁則以 歸本朝。太宗嘉其義烈,頻降璽書宣慰。既奉優教,兼 承寵賜,賜「地四十頃,水碾一具」,即柏谷莊是也。迨海 宇既平,憲章云始,為主寺觀,盡令廢除。僧善護洞曉 二門,遠該三行,詣闕進表,特蒙置立。武德中,寺有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