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87 (1700-1725).djvu/3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書大道寺壁》
雲谷樵夫

西華雲臺去路長。投閒翻為看山忙。十年有夢尋中 嶽。四月披雲過太行。清世誰能便吏隱。幽棲吾獨愛 僧房。昨來不寐焚香坐。讀盡《楞嚴》夜未央。

太行山部紀事

《淮南子氾論訓》武王克殷,欲築宮於五行之山,周公 曰:「不可。夫五行之山,固塞險阻之地也。使我德能覆 之,則天下納其貢職者迴也;使我有暴亂之行,則天 下之伐我難矣。此所以三十六世而不奪也。」周公可 謂能持滿矣。

《穆天子傳》:「癸酉,天子命駕八駿之乘,赤驥之駟,造父 為御口南征翔行,逕絕翟道,升于太行,南濟于河,馳 驅千里,遂入于宗周。」

甲申,「天子北升于《大北》之鄧。」疑此太行山也。 《左傳定公八年》:「趙鞅言於晉侯曰:『諸侯唯宋事晉,好 逆其使,猶懼不至,今又執之,是絕諸侯也。將歸樂祁。 士鞅曰:『三年止之,無故而歸之,宋必叛。晉。獻子私謂 子梁曰:『寡君懼,不得事宋君,是以止子。子姑使溷代 子』。子梁以告陳寅,陳寅曰:『宋必叛晉,是棄溷也,不如 待之』。樂祁歸,卒于太行。士鞅曰:『宋必叛,不如止其尸 以求成焉』』』。」乃止諸州。杜註執樂祁在六年。獻子范鞅子 梁樂祁溷樂祁子太行晉東南《山州》晉地。

《懷慶府志》:「周赧王五十一年,秦武安君伐韓,拔野王, 攻太行道,絕之。」

《戰國策》:范睢說秦王曰:「舉兵攻滎陽,則成皋之路不 通,北塹太行之道,則上黨之兵不下,王舉兵而攻滎 陽,則其國斷為三。」

《史記酈食其傳》說高祖曰:「願足下急復進兵,收取滎 陽,據敖倉之粟,塞成皋之險,杜太行之道,距蜚狐之 口,守白馬之津,以示諸侯。」

《十六國春秋》:「石勒當生之時,太行山草木皆成鐵騎 形。」

《懷慶府志》:「慕容垂討慕容永,頓軍鄴西,月餘不進。永 怪之,以為太行道。寬疑垂欲詭道取之,悉斂諸軍屯 軹關,杜太行口。垂引大軍出滏口,入天井關。」

《隋書崔廓傳》:廓子頤,大業中為起居舍人,從駕登太 行山,詔問頤曰:「『『『何處有羊腸坂』?頤對曰:『臣按《漢書地 理志》,上黨壺關縣有羊腸坂』。帝曰:不是』。又答曰:『臣按 皇甫士安撰《地書》云:太原北九十里有羊腸坂』。帝曰: 是也』。因謂牛弘曰:『崔祖濬所謂問一知二』。」

《太平廣記》,唐武德初,太行山大聲曰:「唐國興,理萬年。」 《唐書。狄仁傑傳》,仁傑親在河陽,仁傑登太行山,返顧 見白雲孤飛,謂左右曰:「吾親舍其下。」瞻悵久之,雲移 乃得去。

《徐彥伯傳》:「彥伯,兗州瑕丘人,名洪,以字顯。七歲能為 文,結廬太行山下。薛元超安撫河北,表其賢,對策高 第。」

鍾輅《前定錄》:唐永泰中,有沙門道昭,自云蘭州人,俗 姓康氏,少時因得疾不救,忽寤云:冥司見善惡報應 之事。遂出家,住太行山四十年,戒行精苦,往往言人 將來之事,初若隱晦,後皆明驗。嘗有二客來,一曰姚 邈,舉明經;其二曰張氏,以資蔭不記名。僧謂張曰:「君 授官四政,慎不可食祿。范陽四月八日得疾,當不可 救。」次謂邈曰:「君不利簪笏,如能從戎,亦當三十年無 乏。有疾勿令胡人療之。」其年,張授官于襄鄧間,後累 選,常求南州,亦皆得之。後又赴選,果授虢州盧氏縣 令。到任兩日而卒,卒之日果四月八日也。後方悟范 陽即盧氏,望也。邈後舉不第,從所知于容州,假軍守 之名,三十年累轉右職。後因別娶婦,求為儐者,因得 疾,服嫗黃氏之藥而終。後訪黃氏本末,乃洞主所放 出婢,是胡女也。

唐徐鉉《稽神錄》:梁開平二年,使其將李思安攻潞州, 營於壺口關,伐木為柵,破一大木,木中朱書隸文六 字,曰:「天十四載石進。」思安表上之,其群臣皆賀,以為 十四年必有遠夷貢珍寶者。其司天少監徐鴻謂所 親曰:「自古無一字為年號者,上天符命,豈闕文乎?吾 以丙申之年,當有石氏王此土者。」移四字中兩豎畫, 置「天」字左右,即「丙」字也。移四之外圍,以十字貫之,即 「申」字也。後至丙申歲,晉高祖以石姓起并州,如鴻之 言。

《宋史李筠傳》:「李筠為周昭義軍節度使,加檢校太尉。 建隆初起兵,令幕府為檄書,辭多不遜。從事閭丘仲 卿謂筠曰:『公以孤軍舉事,其勢甚危,雖倚河東之援, 亦恐不得其力。大梁兵甲精銳,難與爭鋒,不如西下 太行,直抵懷、孟,塞虎牢,據洛邑,東向而爭天下。計之 上也。筠曰:『吾周朝宿將,與世宗義同,昆弟禁衛皆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