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84 (1700-1725).djvu/1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射,引而未發,謂左右曰:『見前乎』?左右對曰:『不見』。公曰: 『寡人見長尺,而人物具焉,冠右袪,衣走馬前,豈有人 若此乎』?管仲對曰:『臣聞豈山之神有俞兒,長尺,人物 具,霸王之君興,則豈』」山之神見,且走馬前。走,導也。袪 衣,示前有水。右袪衣,示從右方涉也。至卑耳之谿,有 贊水者,從左方涉,其深及冠,右方涉,其深至膝。已涉, 陸濟。桓公拜曰:「仲父之聖至此,寡人之私罪也久矣。 今自孤竹南出,則巨海矣,而滄海之中,山望多矣。然 《卑耳》之川,若贊溪者,亦不知所在也。昔在漢世,海水 波襄」,吞食地廣,當同「碣石,苞淪洪波」也。

《河水注》:漢司空掾王璜言曰:「往昔天嘗連北風,海水 溢西南出,侵數百里,故張君云:碣石在海中,蓋淪於 海水也。若燕齊遼曠,分置營州,今城屆海濱,海水北 侵,城垂淪半。」王璜之言,信而有徵,碣石入海,非無證 矣。

按:《地理通釋》·《十道山川攷》:「碣石在平州石城縣西南, 漢右北平郡驪城縣,碣然而立,在海旁。」《水經注》:「驪城 枕海,有石如甬道數十里,當山頂有大石如柱形。其 山昔在河口海濱,歷世既久,為水所漸,淪入于海,去 岸五百餘里。」《禹貢》:「夾右碣石入于河。」《山海經》:「碣石之 山,繩水出焉。」《水經注》曰:「今在遼西臨渝縣南水中,秦」 皇刻碣石門,登之以望巨海。《通典》:「碣石山在漢樂浪 郡遂城縣,長城起於此山。長城東截遼水而入高麗, 遺趾猶存。」

按《畿輔通志山川攷》:「碣石山在永平府昌黎縣西北 二十里。《禹貢》註云:『碣石在北平郡驪城縣西南河口 之北,今平州之南也』。」酈道元言:「驪城縣枕海,有石如 甬道數十里,當山頂有大石如柱形。韋昭以為碣石 舊在河口海濱,歷世既久,為水所漸,淪入于海,去岸 百餘里矣。今碣石在平州東,離海三十里,遠望其山」, 穹窿似塚,有石皆出山頂,其形如柱。疑即《禹貢》冀州 之碣石。

按:《昌黎縣志·山川攷》:碣石山即雲峰寺右峙石山是 也。《綱目》云:「非《禹貢》之碣石,足破千古之疑。」今此山在 縣西二十里。

碣石山部總論

宋·程大昌《禹貢論》

碣石論一

經之敘碣石也,與太行、常山相為匹敵,則是山亦大 矣。諸家以為碣石云者,碣碣然立於海旁,蓋居逆河 之口,大海之湄,峻卓可表者也。當古河之未徙也,合 河海濤波匯鬥其趾,而此山自若。想其意象,較諸上 流之底柱,江峽之灔澦堆,其堅高當踰之矣。底柱灔 澦,從古至今,江河二大,力所不能動。則夫碣石者,設 使水能包之以入海,亦決不能摧之使仆沒,況在平 地?則其碣碣者,蓋亙古今也。漢之河雖舍冀北境改 注渤海東南,若使古河故跡尚在平地,則是山當在 逆河故道之外,而岸海以為表識。若使古河誠如王 橫所言,包淪入海,則是山亦應兀立海中,不應仆沒 無見其理可推也。考之後世冀境,凡濱海之地,無有 此山,故鄭氏推求而言,稽本《戰國策》,而謂碣石者,常 山九門有之。范曄采合而書之於《志》曰:「碣石有山,在 此縣境。」此亦以意推之,疑其當在古冀之東耳。孔穎 達從而辨之曰,唐世常山無此山也。夫常山誠無此 山矣,蓋嘗深考歷代載籍,而凡並海受河之地亦無 此山,則九河逆河決不可於平地推求,而王橫之言 有証不誣矣。《地理志》:右北平之驪城縣,有大碣石,秦 始皇父子皆嘗遊登其上,勒銘紀事,而漢武帝亦嘗 至之。酈道元所書特為詳具,曰:「其石今於驪城枕海, 有石如甬道數十里,當山頂有大石如柱形,往往而 見,立於巨海之中,潮至潮退,不動不沒,世名之為天 橋柱。」韋昭指之以為碣石,且推究首尾,謂漢世水波 襄食地廣,碣石當已包淪於海,故歷代釋《經》,皆援此 碣石以為之據也。

碣石論二

顏師古、杜佑、李吉甫皆以此山之在驪城者為《禹貢》 碣石,諸家亦多祖用其說。孔穎達又從而疑之曰:「渤 海北距碣石五百餘里,河入海處遠在碣石之南,禹 行碣石,不得以入于河。」夫孔氏之疑是也,其所從疑 者非也。秦皇、漢帝所登碣石,在右北平之驪城,而右 北平無古今皆在海北,不與冀東舊河相並,則其謂 此之碣石不當為古冀碣石,誠有理矣。然漢河入海, 非禹之舊,則主碣石以求冀境,別自有理,不當但以 唐世所見河道,而徑疑禹時之不然,故曰「其所從疑」 者非也。然則以碣石而較底柱灔澦,彼二者能自立 于江河聚怒之衝,而此山此石不能自存於海水散 漫之地,更秦歷漢、冀境悉無所見,時君所登,乃僅得 之右北平,此其故何也?臣嘗不決於此,深加討求,乃 知此之碣石,即古冀之碣石,蓋其方望地理可考也。 唐之平、滄二郡,隅海而立。其側出而在海北者,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