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82 (1700-1725).djvu/8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湄潭縣

戶口原額四百九戶

人丁,原額八百三十丁,俱招集苗彝,原未編審,例係隨田帶派。實額帶派丁差銀三百三十兩一錢一分三釐五毫六絲。內除荒蕪無徵帶派丁差銀一十九兩八錢五分三釐七毫六忽六微外。

實在有徵條馬帶派丁差銀三百一十兩二錢五分九釐八毫五絲三忽四微。

餘慶縣

戶口、原額七百八十八戶

《人丁》原額七百一十七丁,內除人丁六百七十八丁俱係招集彝民,原未審丁,例係一例攤徵,丁差銀一百九十兩八錢六分五釐八毫六絲五忽,統入《條編》銀內起徵,實額編差人丁三十九丁,內除三十一、三十五兩年清編抵補外,尚逃亡人丁四丁。

舊徵差人丁,二十丁五分。三十一年增四丁五分,三十五年增十丁。

原額丁差銀一十一兩七錢,丁逃無徵銀一兩二錢。

實在有徵丁差銀一十兩五錢。

黃平州

《戶口》、原額三千六百七十三戶

《人丁》原額二千五百六十三丁內除隨田帶派人丁一千四百三十五丁外,實額編差人丁一千一百二十八丁,內除三十一、三十五兩年清編抵補外,尚逃亡人丁七百一十二丁。

舊徵差人丁二百六十六丁半,三十一年增四十九丁半,三十五年增一百丁。

原額丁差銀六百二十九兩八錢七分七釐八毫六絲,丁逃及荒蕪帶派無徵丁差銀三百三兩二錢四分二釐七毫七絲三忽七微五塵。實在徵差及成熟隨田帶派二共有徵丁差銀三百二十六兩六錢三分五釐八絲六忽二微五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