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82 (1700-1725).djvu/10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百三十四丈,凡四門:東曰「朝陽」 ,西曰「寶城」 ,南曰「來薰」 ,北曰「拱宸。」

永寧縣城池 ,即舊永寧衛城。明洪武間,指揮楊廣、宣撫祿肇築。城西南有水東界首,二河合流,由城中遶東北,至納谿入川江,以故分東西二城。「東城長四百四十一丈,高二丈,城基寬二丈,垛八百五箇,城樓二座,水關一座。西城長六百七十丈,高一丈八尺,城基寬二丈,垛一千二百二十五箇,城樓五座,水關二座。」

皇清康熙二十六年,裁「衛」改縣治。

畢節縣城池 ,即舊畢節衛城。明洪武十六年,指揮湯昭始建排柵。三十年,羽林右衛指揮李興、虎賁左衛指揮李隆砌磚石共七百四十一丈五尺,高二丈三尺,城基寬一丈五尺,垛一千六百四十八箇,城樓六座。嘉靖七年,副使「韓士英於通泮門建月城,引河水砌井,上建串樓。」 萬曆六年,僉事黃謨自月城起至轉角樓百餘丈,築石堤以障河水。東南有壕。

皇清康熙二十六年,裁「衛」改縣治。

威寧府關梁考        通志

本府

佗關 在府城東。按:《明一統志》名石駝關,在城東,關道有石如佗,因名。

梅子關 在府城東

可渡關 :在府城北。有千丈巖,即桃花溪之東壁。

雲關 在府倘塘站

七星關 按《明一統志》:「在府城東南一百七十里,頂有七峰關,置軍守禦。」

老鴉關 按「《明一統志》,在府城東三百里。」 善欲關 按「《明一統志》,在府城東三百里。」 以上二關,俱有畢節衛卒戍守。

通濟橋 在府東南一百里。

六道橋 在府東南四里。

石河橋 在府西四十五里。

野馬川橋 在府東一百三十里。

天生橋 在府西五甸站東。峻岸間有石梁懸亙,高十餘丈,長里許,僅容一人,須魚貫而進,往來相值,則不得前,行者每舉煙以示。按《明一統志》有二,一在府城東八十里眾山中。一在府城東北一百里,石梁橫截,拱架如橋。

可渡橋 在府南九十里可渡關上。舊為木橋。

皇清康熙二十八年,橋圮。三十年,總督范承勳雲撫。

王繼文,黔撫田雯,布攻司蔣寅貴,西道高起隆、張奇抱,糧驛道傅作楫,捐資重修,甃以石。《平遠州》

鳳凰關 在州南二十里。

織金關 在州東三十里。

望城關 在州北里許

太平橋 在州城內東南。

月華橋 在州城內東北。

麟趾橋 在州北關外

高家橋 在州北三十里。

山岔河渡 在州南八十里。

黔西州

化榨關 在州西十里

大定州

大弄關 在州北十里

樂聚關 ,在州西二十里。

那集關 在州南三十里。

柯家關 在州北十五里。

銅關 在州西五里

金魚關 在州西五里

柯家橋 在州北十五里。

烏西橋 在州南三十里。

歸化橋 在州北六十里。

六歸渡 在州南五十里。

落折渡 在州北二十里。

永寧縣

鎮遠關 在城西

據勝橋 在城內東南

飛虹橋 在城內東北

通濟橋 在縣東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