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81 (1700-1725).djvu/9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石馬江 在沿河司西一百三十五里,流合于德江。

烏江 源出陸廣,經遵義界流至郡城西鯰魚峽,繞府治入四川涪州,合川江。《唐史》云:「城樂縣西一百五十里有涪陵水。」 《方輿勝覽》云:「思州有巴江水。」 即此也。

水德江 在府治東。源出烏江,下通彭水。思印江 在府城東三十里,舊名思卭水,源出朗溪,下流合水德江。

白鷺洲 :在治城東北。中流煙水微茫,多產文石。遊者採之,以供清玩。《廣輿記》云:「煙水蕭疏,頗似中州。」

鯰魚峽 在治西,長十餘里。兩崖之間,古木陰森,碧潯澄靜,最為幽勝。

石牛潭 :在治西南三十里。澄澈深廣,水際有石如臥牛。

鸚鵡溪 :在治北三十里。產茶。

馬蹄溪 :在治北五十里。

憲溪 在治南三里

黑鵝溪 :在治西十里。昔有青鸞集其上,土人不識,呼為「黑鵝。」

暮溪 在治東三里。其地多雨,疑有龍物。上費溪 ,在治東北百里,舊費州以此名。北流入四川黔江縣界,曰「黔江。」 東北入湖廣施州界,謂之「清江。」

掌溪 :在治南二十里,掌溪鋪是也。

亭子溪 去沿河司五十里。水自龍峒中流出。後溪 在亭子溪北七里,自馬鬃嶺發源,流入思源江。

甫南溪 :在沿河司西南七十里。

鵝溪 在沿河司南九十里。

桃竹溪 :在沿河司北十里。

仁溪 在朗溪司治前。一日三潮汐,又名三潮溪。居人引水以溉田。中有川主洲,在司治東南。居人立川主廟於上,因名。

昔樂溪 :在治東十里,流入德江。

香爐灘 在治東一里。灘石如鼎,故名。

牛犢灘 :在治城西北三十五里。灘水奔激,有石狀若牛眠。

九門灘 去城十五里,沙渚瀠洄,水分九派。相公灘 ,在城南六十里。

龔灘 :在治北三百五十里。波濤洶湧,聲震陵谷,舟楫上下,甚為艱險。

齊灘 :在治東北一百二十里。中多石穴,險怪,疑有靈異。

和尚灘 在治南三十里。中流一石,儼如僧跏趺。

「袁灘 」 在龔灘之下。

七里灘 :在治北六十里。石骨橫立,灣有七里,故名。

培塔灘 在沿河司西北四十里。亂石橫江,水勢最險。

五門灘 在沿河司。其下有湖白灘,與黎芝灘相距十里。崖石險峻,皆河由江流所經也。野豬灘 在沿河司南百里。灘多巍石,崖東有石如豬,故名。其下有松灘。

虎口灘 在沿河司南十里。上下險阻,舟楫難過。

「迎通灘 」 ,在《碑模》崖下。

馬家泉 :在治南十二里。泉自山麓流出,勢如瀑布,俗稱「白水泉。」

溫泉 在治北二百里。夏涼冬溫,人多浴焉。沒溪泉 在治西北八十里,其水日有消長。嵇公泉 在治南嵇公山下,蓋嵇公垂釣處。有小魚,每以夏四月潛於泉底,至明年雷動乃出,漁人網之。

珍珠泉 在沿河司南。水自石窟湧出,若貫珠然,又頗溫,亦名溫泉。

靈泉 在朗溪司東北五十里。其水從石底上升,不消不長,冬溫夏涼。

黃魚泉 在治北五里。泉產魚,皆黃色,故名。「金盞水 」 在治西三里,其水清澈。

「天鵝池 」 在石馬山之北,山形如天鵝,池當其下,故名。

真源井 在萬山頂。清澈一泓,不溢不涸。「楊柳井 」 在北山麓,一泉甚清,中有赤碧小蛇,遇大旱出即雨。

綠井 去朗溪司三里,其水綠,有綠鳩群浴其中。

一碗井 在朗溪司東四十里,山巔有井,方圓止若一碗,不盈不涸,飲之不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