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81 (1700-1725).djvu/9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一千五百二十八卷目錄

 思南府部彙考一

  思南府建置沿革考

  思南府疆域考有圖 形勝附

  思南府星野考

  思南府山川考

  思南府城池考

  思南府關梁考

  思南府公署考

  思南府學校考

  思南府戶口考

職方典第一千五百二十八卷

思南府部彙考一

思南府建置沿革考      通志

本府

《禹貢》荊州南裔。周屬楚。秦為黔中地。漢屬武陵郡,三國為蜀南中地。後周屬清江郡。隋置黔中郡,尋廢,以其地置婺川縣,隸庸州,後廢庸州,以縣屬巴東,郡名黔中。唐初為黔州,天寶初,改寧彝郡按《唐書》,招慰使冉安昌以婺川當牂柯要路,請置郡以撫之,乃置寧彝郡。宋初為羈縻州。大觀元年,蕃部長田祐恭內附,始建思州治。宣和中,廢。紹興初,復置思州軍,領安彝、卬水、思卬、婺川四縣。元置新軍萬戶府。明置思南宣慰使司,隸湖廣。永樂十一年,宣尉田宗鼎以不法廢,改思南府,隸貴州布政司,領縣一,婺川長官司四。德江,思卬蠻彝沿河。正統四年以廢烏羅府置朗溪長官司,隸府。弘治六年改思卬江長官司為印江縣。萬曆三十四年改水德江長官司為「安化縣」 ,俱隸府。

皇清因之。康熙十一年,巡撫曹申吉疏請以府領蠻。

彝、沿河、朗溪三長官司錢糧併入安化縣。領縣三

安化縣:附郭。

隋賓化縣地。唐因之。五代省入務川。宋因之。元置水特江長官司,尋改為德江司。明初,隸宣慰司。永樂十一年,因德江正長官張鎔無子,族人爭襲,十餘年莫決。萬曆三十三年,知府陰鎔以輿論詳請,巡撫郭子章疏奏改為安化縣,設縣治府南門外。

皇清因之。康熙十二年,以三土司錢糧屬縣,編戶十。

一里。領長官司三「蠻彝、沿河、朗溪」

婺川縣

宋務州,因婺星飛流化石,故改務州為婺川。明永樂十一年統改為思南府。十二年,始立土知縣李明尋易流官隸府。

皇清因之,編戶三里。

印江縣

唐思卬縣地。宋廢。元改思卬為卬江長官司,隸思州宣慰司。明初因之。永樂間,改隸思南府。弘治八年,長官張鶴齡罪廢,改印江縣隸府。

皇清因之,編戶四里。

思南府疆域考        通志

思南府疆域圖

思南府疆域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