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81 (1700-1725).djvu/6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分二釐一毫

年額《牙帖》銀六十七兩。

開州用砂廠

年額解部水銀四十八觔十兩。

年額「水」 銀一千二百二十觔八兩二錢五分。每觔折價銀五錢。

遇閏年分,加徵閏月水銀一百三十三觔九兩五錢。

開州斗甫廠

年額水銀九十五觔四兩七錢五分。每觔折價銀五錢。

遇閏年分,加徵閏月水銀一十觔五錢。

貴陽府風俗考        通志

府總

《舊志》:所轄彝人,種類非一,曰羅羅,曰宋家,曰蔡家,曰仲家,曰龍家,曰曾竹龍家,曰打牙犵狫,曰紅犵狫,曰花犵狫,曰東苗,曰西苗,曰紫薑苗,曰賣爺苗,習俗各異。

諸姓舊皆澆邪之俗,今儒教漸興,而冠婚喪祭之禮皆效慕中國,間有嚮意《詩》《書》,登科出仕者矣。

貴州宣慰司志「疾病,不識醫藥。」

被氈衫以為禮

《安撫司志》:「男子以白布裹額。」

「冠婚喪祭」 ,頗效中華。

俗尚樸實敦禮教

謝東山《志》,「士秀而文,民知務本。」

沈思充志崇儒術重氣節處者恥為汙下之事仕者多著廉潔之稱。

漸漬文明之化,「易兵戎」 為「城郭」 ,變刁斗為「桑麻」 ,「悃愊無華」 ,至道尤易。禮崇文公不隨彝俗,文教丕揚,人才輩出。

風氣和平,土壤磽瘠。冬不祈寒,夏無盛暑。《郭子章黔記》。「民不喜爭。士皆彬雅。」

寅日為虎場,卯日為兔場,丑日為牛場。是日軍民客旅皆集其地,貿易有無。

父母死,男女皆以割髮為孝。

貴陽府祠廟考        通志

本府。貴筑縣附郭。

風雲雷雨山川壇 在城東一里。

社稷壇 在城西一里

厲壇 在城北隅

城隍廟 在治北

旗纛廟 在城北演武場內。

祝融廟 在新城內。明崇禎十四年,總督李若星建。

真武廟 在北門月城上。明萬曆九年建。

皇清順治十八年,總督趙廷臣重修。

三官廟 :在府新城內。康熙四年,巡檢羅繪錦建。

東嶽廟 在城北,祀泰山神。

川主廟 在新城內,祀二郎神。明崇禎間蜀人建。

藥王廟 :在城西南隅。康熙六年,都司張光煥建。

武侯祠 在南郭外。舊為忠烈祠。明萬曆間,改祀武侯。後復以祠為觀音寺,而遷武侯祠於涵碧潭之東北,久而傾頹。

皇清康熙二十八年,巡撫田雯捐貲修之,并新其像。

侍以火濟建兩廊書院八間,取所錄士讀書其中,並館穀焉。後建亭三楹,廊房二間,名之曰「又一草廬」 ,以為課士之所。三十一年,布政使董安國重修之。

漢壽亭侯廟 在城中

忠烈廟 在府治左,祀唐忠臣南霽雲。明正統間,按察使王憲題,賜額「忠烈」 ,命有司春、秋祭之。陽明祠 在撫署東。明萬曆時建,時祀新建伯王守仁。

皇清康熙十二年,巡撫曹申吉重修。二十三年,巡撫

楊雍建重修。二十八年,巡撫田雯增修之。其後曰「後覺堂」 ,堂前為合一亭,左為傳習軒,命所錄士讀書其中。三十一年,巡撫衛既齊,復增修祠前兩廊,集諸生肄業,並館穀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