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80 (1700-1725).djvu/9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永寧府土司考        通志

土知府

明洪武十四年,土官卜都各吉以所轄永寧州部民來歸,授土知州。死,子各吉八合嗣。永樂三年令香羅革甸、瓦魯之剌次和四部番彝火頭板必他、布郎吉分阿只苴等入朝。嘉之,陞永寧為府,授各吉八合中順大夫,賜鈒金花帶,鐫四字曰「克篤忠誠。」 更以香羅革甸、瓦魯之剌次和為長官司,授板必他等副長官。後八吉老病,子卜撒襲為四川鹽井土官喇嗎非所侵,父子俱被殺。卜撒妻訴於鎮守,逮喇嗎非赴京,道死。因疆理其地,以卜撒弟南八嗣其職。正統中,鹽井諸蠻侵據之,土官不能制,乃請設流官同知、經歷各一,治署於瀾滄衛,握郡符遙治之。沿至阿銓死,子鎮麟襲。

皇清平滇,鎮麟投誠,授世職。康熙八年,鎮麟病故,長

子阿《廷錕》,於九年七月內奉文承襲。

永寧府部藝文

《永寧舟中》
明·何景明

霜降水還漕,舟行不覺勞。順風吹浪疾,亂石下灘高。 漁舫依紅蓼,人家住白茅。鄉園待歸客,應已熟香醪。

鎮沅府部彙考

鎮沅府《建置沿革考      》《通志》本府

古西南極邊地名按板,濮洛雜蠻所居。原為沅江羅必甸官戶籍,歷代無考。唐蒙氏為銀生府之地,其後金齒、僰彝奪之。宋段氏莫能復。元初始內附,立威遠州,屬威楚路,後置按板寨,屬元江路總管府。明洪武三十三年,改置鎮沅州,永樂四年,陞為府。

皇清因之,領長官司二

祿谷寨長官司

明永樂十年置

皇清因之。

者樂甸長官司

漢時為荒服地。唐蒙氏屬馬龍、他郎二甸,地曰猛摩彝,名「者島」 ,以銀生府管之,為阿僰諸部所據,段氏莫能復。元至元間,屬他郎甸管民官隸元江路。明洪武末,始設長官司,隸布政使司。

皇清因之。

鎮沅府疆域考        通志

鎮沅府疆域圖

鎮沅府疆域圖

本府

東至元江府界一百里

西至威遠土州界,四十里。

南至元江府界八十里

北至者樂甸,界六十里。

由府治北至省城一千二百里。

東西廣二百三十里,南北袤三百三十里。

形勝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