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80 (1700-1725).djvu/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金沙蜿蜒,玉龍、羅均,漢藪為之山;瀾滄、金沙,怒江為之水。鐵橋怒浪,轟若雷霆;石門險關,寒入肌骨。允矣!扼吐蕃之要鎮,控南服之巖疆。雪銷春水,遙連西蜀之偏;鱗次碉房,直接吐蕃之宇。語天塹則金沙、黑水,論地利則鐵橋、石門。重關壁立,雄視諸彝,四屬星羅,俯臨中甸。為南滇之保障,作益部之屏翰。

麗江府星野考        府志

僧一行以東井、輿鬼皆次鶉首也。其論井、鬼之分野,則以南河、北河二星分兩界以定之,北河為北界,南河為南界。東井居兩河之陰,自山河上流,當地絡之西北。輿鬼居兩河之陽,自漢中東盡華陽,與鶉火相接,當地絡之東南。鶉首之外,雲漢潛流而未達,故狼星在江河上流之西。弧矢、天雞皆徼外之宿也。西羌、吐蕃及西南徼外彝,皆占狼星。由斯以言,則麗江逼壤,吐蕃為井、鬼分野明矣。占象者宜於天狼弧矢之間究心焉。昔人謂「弧矢直射狼星,不宜偏側。」 耑主西南彝,而南河、北河兩界,適居鬼井之中,尤宜推驗。

麗江府山川考    通志府志合載

象山 在府西北五里。其下有泉,即鶴慶漾弓江源也。

吳烈山 峰巒起伏,環拱府治,在府東十五里,其東南五里為東山。

珊碧外龍山 :在府西南二十里。孤峰崒嵂,上產竹箭。

雪山 在府西北二十里。一名玉龍山。眾峰插雲,兩崖壁立。金沙江過其中。山巔積雪,四時不消,遠望如玉,飛流峻谷,不可窮數。蒙氏號為「北嶽。」

阿那山 在府北七十里。按《明一統志》:「在寶山州西南一十五里,上有阿那和寨。」

珊蘭閣山 在府北八十里。按《明一統志》:「在寶山州北八十里。」

雪盤山 在府西南二百里。按《明一統志》:「在蘭州南二十里,四時常積雪。」

福源山 在府西二百五十里。按《明一統志》:「在蘭州治北,延亙東南五十餘里。」

老君山 在府西南二百五十里,即羅均山。花馬山 ,在府西北三百五十里。山多花石,琢露馬形,故名。

漢藪山 在府西北五百里。高可萬仞,上有三湖,各寬五畝,深不可測。

黃山 :在府治西。土俗:正月初旬,男女群聚樹木壇中,祭天於此。

芝山 在雪山西南麓,林景清幽,上有解脫禪林。明熹宗賜名「福國寺。」

南山 在府城南一十里。岡巒秀坦,府之案山。馬左墅。他郎場山 ,在府南三十五里。土人以為「牧地。」

風羅大山 ,在蘭州西三百餘里。山極高厚,沿瀾滄江直接永昌。

金沙江 在府東北一百五十里。遶而南流,即麗水也。源出吐蕃犁牛石下,名犁水,訛「犁」 為「麗。」 過雪山,經府界。江出金沙,故名金江。元世祖征大理,從此濟師。

蘭滄江 在府西南三百里。源出吐蕃嵯和歌甸,流經舊蘭州界,西南流達於南海。按《明一統志》,「東漢明帝永平中,始通博南山道,渡瀾滄水」 ,即此。

怒江 源出西域,經怒彝地,故曰「怒江。」 入府境,出野人界,又入永昌,名潞江。

玉河 源出象山北麓,有泉數處湧出,匯流成溪。至雙石橋分為二派,一經入八河,一由白馬里、刺縹里至東園橋,合流入鶴慶,為漾弓江。附郡之田,地處高阜者,賴此與清溪二水滋灌。先時泉忽自竭,土人朝暮祈禱,後復湧出如故。「中海 」 在府西北十里,山水匯聚成瀦,以備蓄洩,週三四里。

清溪 其源有二:一出東山,一出雪山,至東園里合流,遶府前,入鶴慶界。

龍潭 在府西南十里。闊數十畝,四畔草結葑牌履及一方三方皆動。人或近之,風雨輒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