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79 (1700-1725).djvu/8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歲丁未而城成,週五里五分,幾千丈,高二丈二尺,基 廣三丈,趺石高五尺。磚之駢比而厚者為層六,積累 而高者層四十有五。土石內附,倚以為固。城四門:南 有郛,北因守禦舊城而門之,若重關焉。門各樓,四角 如之。周廬二十有五,敵臺十,塹廣三「丈,深丈五尺,穴 城深以仞,溝洫為石孔十二,經紀周密,巨細畢張,升 其城也,則石」「齦齦,長堞馮馮,西南復西,藩垣用興。 居者庇德,行者頌能。」周公之初作城基也,掘地深五 尺,闊三丈許,程以堅栗,障螘穴也;沉以巨石,防潦泐 也。於時城趾未盈尺,而山石為空,公帑未啟鑰,而私 俸已罄。此則公之求諸天,慊諸己,而不以售之人者 也。然猶論說人殊,估費中匱。於時則有巡撫僊居應 公,巡按蔚州郝公、慈谿劉公主張眾論,臨覈不浮,伸 縮補乏,獎勤激頹,由是費乃裕用,徒傭勃然矣。至如 躬履其地,繼視其事,定章程,度規制,酌財用,書廩餼, 各殫智慮,克成厥功,則分守閬中沈公、常熟朱公、南 昌劉公、兵憲進賢曾公、宜賓卞公、分巡無錫安公其 人也。是役也,木甓礪鍛,餱糧之直,以金數之,至三萬 「八千有奇,用人之力,以工數之,竟百餘萬。凡所以為 守城之具,無弗給焉。夫見小者隳大,自私者鮮公。是 故勞惡其出於己也,不必歸己;貨惡其棄於地也,不 必藏於己。聖王之有府庫,以為民備也;建侯置守,以 為民塈也。今城以域民,大政也;邊防,先務也。諸公忘 己之勞而歸功於郡守,國家不愛其」費而貽民以安, 其於為政之本末與其所先後,皆得之矣。在昔有周 南仲城於朔方,則致王命以贊其決,仲山甫城於東, 則有吉甫以推其賢。是故下有赫赫之名,未有不本 於上之能容;上有明明之功,未有不繇於下之克任 愚也。土著鄙人,幸茲城於己,有《感梓》之庇,竊有感於 諸公協恭之美,信無負於明命,思有述以告將來。會 鶴之士若夫若耆,不遠數百里至吾廬取文,將刻之 城隅,以識歲月,遂忘其蕪陋,作《鶴慶府城記》。諸有勩 於城者,載姓氏於碑陰。

《建劍川州記》
衛炳

昔雲南六詔,劍川為《劍共》詔。後并六為一,遂置劍川 節度使。元初,段氏世衰,高氏迭興,因請鶴川為路,而 劍川改縣屬焉。今《柳龍充》即其治也。元季,天下大亂, 豪傑蜂起,土酋楊慶擅有其地,要於雲南。梁王以縣 為州,授慶參政,兼知州事。皇明奄有區宇,外薄四海, 罔不率服。洪武十四年,王師戡定雲南,置府、州、縣,劍 川沿舊為縣。未幾,普顏都等聚逋逃之,虜據佛光山 以拒官軍。慶弟《楊奴》潛詣軍門款附,因命知州事,而 劍川還復為州。厥後奴意不軌,乃廢舊制,即上登之 「廣明寺」為治,以便私事。未三載,復創治於下登羅魯 城。背山阻水,陰僻湫隘,蓋欲負固以起妄圖。明年夏 四月舉兵叛,官僚士庶悉罹其害。克平後,使司遣浪 渠守李崇仁來攝州事,仍於廣明寺設州,逾三載,廢 墜不舉,惟示姑息。洪武二十三年春,吳興趙彥良來 判是州,下車訪民之急,捕叛孽以奠井邑,釐故弊以 革姑息。公餘從容謂幕賓熊朝宗曰:「州治民之瞻仰, 政令所自出。且廣明非政事之堂,羅魯實叛逆之窟。 吾嘗遊柳龍充,觀其」《土地爽》「山水環抱,閭閻幅輳, 商旅雜遝。古人置郡邑,立城郭,歷世因之,良有以也。 盍乘農隙以移於舊乎?」熊君曰:「善。」乃白於郡守楊公、 二守高公,深然舊治之宜。於是舉州之人,皆鼓舞而 樂趨事焉。不數月,視政之堂,典幕之司,儀門廊廡,公 廨吏舍,翼翼落成,而民居相為羅列,街衢闤闠,不改 舊觀,視昔有加焉。視文學之宮,祭祀之壇,與夫城隍 祀典之祠,溝洫、道路、農利之類,凡所以禮神惠民,興 利除害之事,巨細畢舉,君之用心可謂至矣。孔子曰: 「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擇可勞而勞之。」予於趙君見之 矣。劍川士民請記於石,予直書其梗概如此。趙君,吳 興望族也。舉賢良,熊君海舉秀才,臨昂人云。

《鶴慶黑龍潭記》
陸棟

「予家山中,喜農事,有薄田數十畝,相度土宜,樹藝稼 穡,竟不憚勞。凡水泉可及遠者,率鄉中子弟濬源導 流無遺焉。蓋雖勞,而發生暢茂之趣,亦自有可樂者。」 嘗以為苟得子民之職,亦當如此矣。初知河澗,河澗 為古九河下流,水聚而土鬆,既築堤以障狂瀾,復分 流以灌濱河之田數百頃。既而移知鶴慶,乃詢郡人 之在都下者,僉曰:「都有東山河,河東田資以灌溉,河 西田則唯龍泉是賴。」龍泉凡十餘所,而黑龍泉之利 物居多。泉出郡之西南宣化山下,經行溪澗皆有泉 迸出處,高則澤可以及遠邇。至郡,將首圖之貳守張 君,君用已命百戶劉儀輩興此役矣。因督之亟,自授 以成筭,再閱月來告成。遂偕君用命駕,愬流而上,溝 開廣五尺,深三尺許,遶山之曲一十有四,約三十餘 里,跋涉險阻,攝衣攀崖,艱澀萬狀,而後至潭所。是日 惠風拂面,麗日當空,命從者斧朽木,薙穢草,驅亂石, 而潭之景益奇。蓋戊寅三月九日也。有父老進曰:「凡 達官至此輒風雨,若靳其景者,今獨不然,豈神物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