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79 (1700-1725).djvu/6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翦春羅   》·《杜鵑    》·《鳳僊》

《木槵子 》:一名「菩提子。」 圓淨可為念珠。竹屬。

箭竹    、紫竹    、水竹

大竹    :觀音竹   、鳳尾竹。

藥屬

茯苓    、茯神    、荊芥。

薄荷    、天門冬   、桑寄生。

匾木    南星    、半夏。

《瓜蔞    》何首烏   天仙子。

蛤蚧    離蔞    。苦參。

防風    、穿山甲   、香附子

白芷    、川芎    、木通。

當歸    、金銀花   、土人參

柴胡    、黃芩    、蒲黃。

牽牛    、車前子   香、白芷。

《重蔞    山藥    》槁本。

羽屬

鶚     鸛     箐雞。

鷹     雉     拖白練,

《黃鴨    白鷺    畫眉》。

翡翠    、《子規    》《鷓鴣》

《黑頭公   》《蠟嘴》。

鱗屬

鯽     鯉     鱔。

鰍     ,白條魚。

木屬

椿     、楸     榿。

「黃楊木   」 ,《羅漢松》。

姚安府古蹟考    通志縣志合載

本府。姚州,附郭。

始皇先生隱處 在府西古姚州茭湖漁澄洞,仙人安公治 在金沙江上,即古西梁州瀘水。見《雲笈七籤。天地宮府圖》。

孔明遺壘 有二,一在府東十五里,一在府北十二里。

《稽肅碑 》在府西十七里。上有「天福」 二字。舊城 在府北,唐景雲元年御史李知古築。古城 在府東山十五里,唐刺史張虔陀築。高陀山塔 ,在府北十五里。段智興天寶甲戌年建,實宋紹興二十四年,尚有碑記,今猶存。《興寶寺碑 》:在府西十八里。段智興元亨二年立,實宋淳熙十三年。

「菩提樹 ,在姚州白塔。元兵破大理,高泰祥死之,其族星散,有一女流亡民間,不知其弟兄所在,因手植菩提樹以上存亡。既而九植皆茁,久之物色,其兄弟咸得焉。今存者九族,其二族在姚安,一族在嵩明,一族在楚雄,一族在北勝,二族在蜀,二族在黔。洪武中,皆授土官」 ,九菩提皆無恙。僧家採其實為「念珠。」

《雲南郡主碑 》:在州東山慈應寺,上篆「元康三年」 并「雲南郡主」 等字。

武侯土城 ,在大姚縣苴郤江馬鞍山麓。有鐵椿,昔武侯開路時屯駐之處。

《武侯陣圖 》,在苴跛江石壁上,有人馬戰鬥之形。

「白饅石 」 在羊蹄江上,有白石如饅首,有泉,盛旱不涸。武侯南征,軍人遇除夕思鄉,武侯指泉為酒,化石為饅,以給軍士。

「方山仙局 」 ,在縣北百五十里,形勢方平,上有巨人跡,有石棋石盤。人有懷棋去者,不覺失之,次日仍歸其處。

「石羊 」 ,即白鹽井。昔蒙氏女牧羊於此,有羝䑛土,因得滷泉。

《塔影瑤池 》在州鎖水閣後,今涸。

寒谷芳梅 在州西三十里連場觀音箐。俗傳觀音現形,因祠此。每歲梅開,較他處最先。《冽井朝元 》在州西一百三十里普淜驛右。俗名小井。水甘冽不涸。每歲正旦日午,潮有聲高尺許。其餘月朔望亦如之。

溫泉漱玉 有二,一在州西一百八十里黑泥只村山石巉巖,泉自山畔石洞中湧出,清潔溫沸,水中石有五彩。一在州東一百三十里絞摩村,水自石中湧出,痼疾者飲之即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