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78 (1700-1725).djvu/4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一千四百八十四卷目錄

 楚雄府部藝文一

  萬春山真覺寺記         元李源道

  遷學致祥賦           明俞汝諧

  臥龍岡弔諸葛武侯賦         前人

  條陳屯糧議            俞汝欽

  楚雄縣學記             彭綱

  定遠縣學記             楊慎

  復建平南寺記            王遵

  楚雄鎮轄四府總圖記         駱儼

  石三灣記             吳道南

  修迆西大道引            李銓

 楚雄府部藝文二詩詞

  紫溪山歌            明俞汝欽

  西山紗帽石歌           孫學詩

  會基關              駱問禮

  垂柳篇并序           楊慎

  采蘭引               前人

  楚雄道中述懷           謝東山

  英武關雨行二首        張佳印

  冬入雲龍山            廖大亨

  晚晴登呂閣驛樓           楊慎

  遊法華寺晚歸再飲遙岑樓       前人

  和垂柳篇             徐中行

  楚雄道中             李本固

  雲泉寺               蔣芝

  雲泉寺              陳時雨

  古山寺               前人

  平山暮雨              邵敏

  紫谿庵              安君山

  遊鸚鵡山謁太和宮          丁㷆

  雲龍山真武宮            前人

  雲龍山真武宮登閣          丁煒

  苴力鋪懷楊太史          馬天選

  琅井古梅              前人

  苴力鋪              吳自肅

  紫溪山以上詩         陳士恪

  虞美人黑井星回節        郎棣

  臨江僊龍江春漲        段繹祖

  滿江紅弔太史楊升菴      鄒元亮

  巫山一段雲宿紫溪曉觀山色以上詞陳祚隆

 楚雄府部紀事

職方典第一千四百八十四卷

楚雄府部藝文一

《萬春山真覺寺記》
元·李源道

滇池西走六驛,有郡曰威楚,東北五舍,沿深山入長 谷,有鹺井,取雄於一方,以佐國用,以資民生,厥利至 溥也。井之西一里許,有山曰萬春,牆立屏峙,聳出天 外,萬山連延,束龍江之水,踞虎嶺之麓,巨石嵌空,居 人在山谷間,惟萬春為勝處也。延祐乙卯,僧曰君山 者,洎土之耆宿,相與議謀曰:「吾儕介於裔彝,蕞爾絕 徼,荷縣官之庥,享山澤之利,食土之毛,皆帝之力與 佛之造也,可無報乎?」於是捐己資,集眾力,建佛宇於 山之陽,名曰真覺禪寺,即萬春之額,以祝天子萬年 之壽也。殿寢堂奧,橫山跨谷,位毘盧遮那佛、報化佛、 文殊、普賢之像。右有選佛場,左有旃檀林,前有棲鐘 樓,後有度經閣、法堂、方丈,齋廡庖、會,階砌闥髹,彤黝 丹堊,煥耀金碧,荒遐僻絕之境,見茲朗爽,夫誰不喜 也?嘗謂「夫佛法入中國,千餘年來,華人尊崇之謹如 一日也。遠而至於殊方絕域之外,又至於深山窮谷 之間,人跡所不到之地,亦奔走崇奉如是之篤也。」嗚 呼!我佛以平等為性,以慈愍為心,以浮榮為幻,以寂 滅為樂,以五蘊為空,「以三歸為戒,導人以遷善去惡, 明心證性,如斯而已。」不知者以為其言宏闊勝大,以 生死禍福動人,則非西竺聖人之旨矣。雖然,西方氏 之教慈矣,而西方氏之律則嚴也。顧其善惡因果之 說,往往與《易》書合,容或有不可誣者。蓋人之生稟二 五,清濁之不同。有以五戒自持,欲正其法身者;又有 以十「業自稔,以淪於外道者,豈非善惡之區別乎?冥 冥之中,昭昭之報,猶影響然。」予嘗謂世之人莊嚴佛 身,頂禮佛足,嘗範金雕木矣。庸詎知明心證性,固能 成佛之為妙矣。而明心證性者,啟為善之根也;範金 雕木者,皆有漏之因也。君山軌行峻潔,弘揚夫聖教, 而亦嘗慮及於茲乎?其刻斯文以示南人。南方俗雖 暴悍,而崇信浮圖甚至,庶幾因敬生悟,人知嚮方,有 遷善而去惡者,則君山總持創建之力也。

《遷學致祥賦》
明·俞汝諧

惟黌宮之肇遷兮,爰自歲之丁亥。曰文運之將興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