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78 (1700-1725).djvu/4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三百戶於《黃蓬穽》。元初,以「黃蓬穽」 立百戶。後改為南寧縣。尋省入定邊縣。

廢光法寺 ,武侯南征駐師處,今廢。其石馬、石羊、石鼓與斷碣尚存。村民相傳「其地無蚯蚓蚊蟲,為武侯遺跡」 云。

《仙人跡 》,在木剌答山石上,有巨人跡,長二尺,廣七八寸。

《零水拖藍 》,在邑西二里,波光凝碧,映帶城西。《廣通縣》。

馬蹄痕石 在縣西清和鄉。崇巖上有六七馬蹄痕,或鑿之,經宿仍在。

仙羊 在縣西鳳山。四五月間,宿雨初霽,遠望山上有群羊,趨觀之則無,或謂蚊影所成。湯團箐 在翠屏山中。傳云「武侯班師,軍駐此山,乃臘月二十四日也。」 軍士多楚人,炊湯團祀竈,食餘傾之箐中。至今有小石,形類湯團。千戶所舊址 在縣東臥象山。元泰定初建,屬景東路。

石佛 在縣南六十里石洞哨,洞在懸巖峭壁,有石像端坐洞中。

《東岡魚躍 》邑東山岫崢嶸,霧隱雲開,有「魚躍龍門」 之勢。

《北麓》龍盤 ,「辰極土星。變幻曲折。霧集雲蒸,潛龍欲躍。」

《野鶴衡霄 邑東北》山勢高聳,如鶴翥衡天,掛月流雲,鍾毓靈秀。

《天馬行空 》。邑南兩峰合象,宛同神駿凌空。煙霧雲封,嘗慰甘霖睇望

《回磴朝陽 》。西陲鎖鑰,昂拱東岡。旭日昇輪,晴光先照。

《象山夜月 》,山勢馴伏,臥象宛然。掩映冰輪,雙清形影。

《鳥道九盤 》,縣東七十里。一線衡天,紆回九折。武侯駐節,羽扇橫空。時際晦冥,靈旗常見。《屏山古蹟 》縣北一山,端平正直,境內水出沙行,屹然砥柱,翠黛深凝,雲煙籠罩。武侯駐軍舊址猶存也。

《東橋煙柳 》,一水環流,岸蘆傍柳,遠嵐近黛,無際蒼茫。

西浦桃溪 ,西流清潔。夾岸桃溪,策馬行來,宛登仙徑。

定邊縣

諸葛營 有三:一在磨盤山,一在石羊牟山,一在法光山。

武侯臺 在縣西五里劉昇村。諸葛武侯南征,屯兵於此。

沐寨 在縣北十五里。明初,西平侯沐英征刀斯郎,柵木為營,今人呼為「總兵坡。」

自久寨 在縣東紫甸鄉。按《縣志》,在縣西八十里,即今阿渺後山。

夜臺《晚翠 》在縣西五里劉昇村。後武侯克服西南過此屯兵,有「夜月臺」 遺址。

沐寨朝陽 在縣北十五里總兵坡。明西平侯沐英於此。柵木為營,四面鞏固,日出則先射其墟。

溫泉解慍 縣東山,溫泉平地噴出如叢珠。後此地傾圮,又於此泉之右從山腰迸出,改置數椽,視前更勝。左臨高峰,有亭翼然,浴罷舒嘯於此。

石洞《凝秋 》,在縣南六十里。洞在懸崖峭壁間,其中澗水潺湲,林木交錯,四時陰翳蔽日,凄若秋深。

《北山偃月 》縣北有山,兩峰相夾,高出雲表,望之形似偃月。

東嶺停雲 縣東,溫泉之上,常有雲氣被覆。景陽蒼松 縣北十里總兵坡太極山前有蒼松虯枝,飛翠無際。

《太極風竹 》,縣西北三十里太山,頂有石佛二,竹生四圍,每落葉即隨風掃去。

瓦晟吳柵 在州東南。山巔稠疊,林麓四周皆黑。爨,蠻祖瓦晟吳立柵其上。

神石 在鳳凰山巔,高數丈,形狀怪異。土人每歲以金貼其頂,有禱即應。按《府志》,蒙氏號為南嶽社靈安邊之神,元改封碌摩神。《古記》此神自黑習山欲徙之大理,值雞唱曉,遂不能行,化為石。土人見有乘白馬著黃袍者之神曰:「上帝敕我為此地神,福祐汝民。」 土人遂禱祀焉。

《紅石巖碑 》明萬曆中,都司張守仁勦野賊,斬四渠長,埋其首,立石碑於上,勒「鎮壓土彝」 四字。碑存。

《黑石 》元泰定間,大星隕於𥔲嘉之「黑初《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