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78 (1700-1725).djvu/3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前將軍殿後唐大曆時建,縣令何錫爵重修。回龍庵 在縣治東。

「甘露庵 」 在縣治東北茶房坡。

覺泒庵 在縣治南

淨樂庵 在縣南真武殿後。

普福寺 在縣東,宋時建。明洪武初,西平侯沐英重修,為今習儀之所。

白雲寺 在縣西六十里。山環水遶,常有白雲凝結。

竹掃寺 在太極山頂,去縣六十里,有虎跳澗、拜佛臺、木蓮花諸勝。每竹葉落時,風自掃去。天花寺 在縣北,內有攀枝花,花艷則年豐,淡則年歉。

南安州

紫石寺 在城內,元時建。

乘龍寺 在州東百里,明萬曆年建。

興龍寺 在州南一百二十里,明萬曆年建。環新寺 ,在沙甸,明萬曆年建。

興隆寺 在𥔲嘉東四十里,明萬曆年建。「蘆花庵 」 在州治東五里,明崇禎初建。

皇清康熙四十六年,行僧道重移於基左。

臥雲庵 在烏龍山顛,明萬曆年建。

皇清康熙元年,行僧宗振擴之。

陟望庵 在城東五里,明萬曆年建。

皇清康熙四十年,庠生楊琯於庵新建《玉皇閣》。

長春庵 在州西三里,明萬曆乙卯建。

紫山寺 在州治東一里。明萬曆年間創建。烏龍寺 在烏龍山。明萬曆甲申年州守李翹建,有《記》。

碧雲寺 在茶山,明萬曆初年建。

福興寺 在蒼山,明嘉靖年間建。

南華寺 在州治西南三里。明萬曆年間建鎮南州。

普照寺 在州東二十五里。元時建。明永樂間,僧惟一重修。崇禎間,僧淨度又修。

白雲寺 ,在州西十五里。明萬曆年僧雲虛建。龍泉寺 ,在州西二十五里,萬曆年僧宗悉建。白龍寺 ,在州西十五里。明萬曆年僧三藏建。大乘寺 ,在州東三十里。明萬曆年僧惟則建。地震圯。

皇清康熙三十二年,土州同段光贊重修。

寶珠寺 在州治北五里。明崇禎年,僧妙德建。眾善庵 在州治北三里。明萬曆年壽官楊露建。

弘願庵 在州東二十里。明崇禎年,僧妙文建。

皇清康熙八年,知府史光鑑重修。

接引庵 在州西五十里。明崇禎年,僧正方建。廣福寺 在州東。明永樂間建習儀之所。按《府志》:「明末沙賊亂,寺被焚。有老僧招人救護,大殿火熄而僧隱。人視伽藍像與僧同,乃知為佛示現。」

皇清康熙二十五年,知州岑鶴重修,增建「玉皇閣。」

西山寺 在州西三里,山頂有泉清碧。

棲仙寺 在州東二十五里。元時建。明萬曆四十一年重建。

極樂寺 在州東南三十里,明嘉靖三十五年建。

黑井

龍門寺 在司北,習儀之所。

真覺寺 在萬春山。元延祐間,僧君山建,學士李道源《記》。

絕峰寺 在司治北。自麓至嶺約十里,危峰疊翠,迥出雲表。明嘉靖間,李文忠修。今名「接天寺。」 《琅井》

奇峰寺 在奇峰山。按《府志》,「開井時建。」 殿右千葉梅一本老幹扶疏,一花三實。今存。

三元宮 在司治南

楚雄府驛遞考        府志

本府。楚雄縣附郭。

峨碌驛 在郡治西門外。明設驛丞一員。歲支驛站銀九百二十八兩二錢四分,庫館銀六兩。今裁。

呂合驛 在治西四十五里。歲支驛站銀一百四十九兩四錢八分八釐,庫館銀六兩,今裁。峨碌堡 ,在城西門外,原無堡軍堡田,明時於軍差銀內動支,雇募應答,每名歲給銀三兩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