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78 (1700-1725).djvu/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一千四百七十九卷目錄

 楚雄府部彙考一

  楚雄府建置沿革考

  楚雄府疆域考有圖 形勝附

  楚雄府星野考

  楚雄府山川考水利附

  楚雄府城池考

職方典第一千四百七十九卷

楚雄府部彙考一

楚雄府建置沿革考      通志

本府

戰國滇國地。漢屬益州郡。晉始置南廣郡,屬寧州。咸康中,置安州,尋罷入寧州。後為雜蠻所據,爨酋築城居之,名威楚,又名硪碌。唐貞觀末,諸蠻內附,置傍、望、求、丘、覽五州,屬姚州。天寶末,為蒙氏所據,徙銀生節度治之。宋時,段氏以銀生屬姚州,號為「當著𧸘。」 後改白鹿部,又改威楚部。元憲宗八年,置威楚萬戶府。至元八年,改為威楚路。後置威楚開南等路宣撫司。明洪武十五年,改置楚雄府。領州二,縣五,提舉司二。

皇清因之。康熙八年,裁《𥔲嘉縣》入「南安州」,領州二縣

四提舉司二

楚雄縣:附郭。

唐蒙氏為安州威楚縣,後爨蠻據之。宋段氏,屬姚州。元初,置千戶所。至元中,改置威州,仍立富民、淨樂二縣,尋降為威楚縣,省二縣入焉。明,楚雄縣。

皇清因之。康熙六年,裁楚雄衛屯賦併縣。

定遠縣

漢越巂郡地。唐置西濮州。貞觀中,改髳州。後沒於蠻。爨長築新城,曰「耐籠。」 宋屬段氏。元初,置牟州千戶。至元中,改定遠州,仍立南寧縣。尋改州為縣,省南寧入焉。明,定遠縣。

皇清因之。康熙五年,裁定遠所屯賦併縣。

廣通縣

唐,古路賧地,後沒於蠻,南詔立為路賧縣。元初,置路賧千戶所。至元中,改廣通縣,隸南安州。明改屬府。

皇清因之。

定邊縣

唐濮落蠻地曰南澗。宋為大理舊治所。元置定邊縣,隸鎮南州。至元中省入州。明復置縣,改屬府。

皇清因之。

南安州

唐,黑爨蠻地,寨名「摩芻。」 宋高氏據。元初,置摩芻千戶,屬威楚萬戶。至元中,改南安州,領廣通縣。明以縣隸府。

皇清因之。康熙八年,裁《𥔲嘉縣》入焉。

鎮南州

漢為濮落蠻所居,川名欠舍,中有城曰「雞和。」 唐蒙氏置石鼓縣,又於沙卻地置俗富郡,即今州治。宋屬段氏。元初,置欠舍千戶、石鼓百戶。至元中,改欠舍千戶為鎮南州,置石鼓、定邊二縣,後省二縣入州。明置定邊縣,隸府,州仍舊。

皇清因之。

黑鹽井提舉司

漢越巂境。唐初為西濮州境。貞觀中,更名髳州,訛為牟州,尋沒於爨蠻。宋段氏據元初為牟州境,始設官提舉。明定遠縣之寶泉鄉,設黑井提舉司,轄鹽課司二。

皇清因之。

琅井提舉司

漢越巂境。晉安州境。唐初為西濮州境。貞觀中為髳州境,訛為牟州,後沒於爨蠻。宋段氏據元初為牟州境,始名琅井,設官提舉。明為定遠縣之寶泉鄉,設琅井鹽課司,分屬安寧井、黑井二提舉。洪武中開,尋閉。成化中復開。天啟三年裁鹽課司,移安寧州提舉於琅井,改為琅井提舉司,屬楚雄府。

皇清因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