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78 (1700-1725).djvu/10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部龍山 在州南五里。峰巒重疊,環於州治。阿欲部山 在州西十里,盤七十里有奇。北傾山 在州北三十里,高可五十餘仞。西接那欲、備甸二山。

盤江山 在州東南一百二十里。東西兩山相峙,盤江流其中。東抵師宗,南界阿迷。中有石竅,深廣丈餘,濁水湧出,入盤江。

十八寨山 在州界。山箐連屬,其中彝種最蕃,務剽掠,蓋盜藪也。

曲部山 在舊維摩州治西。中峰高聳,下有流泉,歸石寶。

小維摩山 :在舊州東八十里。

大維摩山 :在舊州東南一百里。

巴甸江 在州西北。南流數里,東入盤江。八甸溪 在州北。其源有三:一出阿欲山,一出舊村,一出北傾山,至州治東合流,南入盤江。

《通志未載山川        府志》

本府

奇鶴山 在城北二里。巍然特立,四面環拱,九華羅列,府主山也。

九華山 在城北一里。九巒並峙,嶂列於治後,府倚山也。

還浦山 :在城東二里。聳兩峰,接九華,翼府城左。

紫薇山 在城東十里。自羅平白蜡山延袤至東南,突起五峰。三峰與府朝對。

煙光山 :在城南五里。自師宗、綠石山延亙而南,接紫薇,環峙府治。

吉輸山 在城東五里,為些麼徒蠻部落。龜山 距城四十里。雄起蒼翠,上有真武廟。天馬山 在城南十五里。水從硐出,樹木蓊鬱,崖有庵,山麓建香泉寺。

五峰山 :在城南三十里沼武甸。疊列五峰如掌,蒼翠之極。

薖山 在城南三十里,幽人隱居之所。

阿盧洞 ,在城西三里阿盧山。首起九峰,向東北,有竅為洞門。其中深邃敞豁,奇態萬狀,旁有小洞通瀘源。

瀘源洞 山別開一竅,洞口南向。知府張繼孟榜曰「奇觀」 ,建有瀘源寺。蓋阿盧山有三洞,古稱三洞連環。

羅和洞 ,在城西二里。孤峰秀麗,奇石嵌空。左右有桃園,有道人唐姓者修行於此。石床石竈,光瑩如鏡。上建「桃笑庵。」

東華嶺 高山流水,上有《東華寺》。

梅花塢 在府西三十里,有梅花數百株。九溪山 去府四十餘里,出山花有九處流水,名「九溪山。」

《師宗州志》

高來山 在州東二三里,雄峙數百仞。

《彌勒州志》

陀峨山 ,在州東十五里。自師宗來延一百八十里,上有寺。

鰲頭山 在州南五十里,圓如鰲頭。

翠屏山 在州西四十里。丹崖峭壁,儼如畫屏。錦屏山 在州北二十里。寺出林中,泉流山半。省城大道,彌郡壯觀。

玉枕山 在州西五里,舊名「拖白山。」

盤龍山 在州東五里。林木陰翳,河水橫帶,中有寺。

咸和山 在州西五里,舊名「恩褒山。」 上有咸和觀、玉皇閣、淨樂庵。

棋盤山 在州東十里,舊名「磨盤山。」

獅子山 在州西二十里。

北嶔山 ,在州北二十里,溫泉出其中。

展誥山 在州北五里。義學向之。

火焰山 在涅沼巡檢司,四時遙見火焰不息。「洞天山 」 ,在十八寨東五里,上有石龍石洞。「天台山 」 ,在十八寨西五里。

花山 在十八寨西三里。產山茶、杜鵑諸花。「螺峰 」 在十八寨南四十里,一峰聳翠,似青螺形。

丹霞山 :在竹園村西,舊名「梨山。」

「翠微山 」 有「翠微閣」 ,建其下。

額多坡 在州北五里。楚、粵通衢。

白沙坡 在州南四十里。關隘險阻,交、廣通衢。石牛坡 在州南八十里,開、化通衢。

紅石岩 在州西四十里。上有龍跡,可卜陰晴。下有平湖,峨峰倒影。

白石岩 在十八寨西五里,上有樓閣。

玉龍洞 在城南三十里,又名「富春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