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75 (1700-1725).djvu/6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南嶽山 在州西南三十五里。昔建南嶽聖祠於上,每禱必應。今雖頹圮,遺跡尚堪摩挲。哮山  ,在州南距州二十五里。

軒山 ,在州南,距州四十五里。

那路山 :在州治北,距州五十里。

個能嶺 ,在州治東,距州二十里。高峻矗天,冠冕一州。攀躋其巔,蒼翠滿目,空闊無礙,亦土屬中大觀也。

岊風泉 在州東附城內,山下有泉,晝夜湧流。咘底泉 在州西附城內,山下有泉曰「秀」 ,晝夜湧流,與岊風泉合流而南去,滔滔不竭,州中田疇賴其灌溉。

岊現泉 在州東北山下有泉,時流不竭。印塘 在州衙前。其塘四方如印,中有一壩,如印之柄。

恩城州

萸留山 在州前對河

夫嵋山 在敏村

吽唵山 與養利州接界。《隴育山 》與安平州接界。

隴馬山 按《明一統志》:在州治南,山形類馬,境內有一小河石灘,其源出自養利州治之東南入境,遶於州前分流,二水從州治之西南出境,會合安平而注於麗江,順流而下。

田州

峺合山 在州治東南,距州九十里。百咘山, 在州東南,距州四十里。

雪瓶山 在州西北,距州八十里,其形似瓶。「八面山 」 在州北,距州十五里,周圍樹木陰森。「曼洞山 」 在州治西,距州二百二十里,峰巒層峙,溪壑連綿,枕鎮安、富州界。

屏風山 在州治西,距州四十里,其形若屏。鞏山 在州治東,距州一百二十里。群山對峙若門,土人呼門為「鞏」 ,故名鞏山。

岊馬山 在州治西北一百里,枕東蘭州界。「橫山 」 在州城東南一十里,山勢蜿蜒橫列,故名。

怕武山 :在州城西一十里。

岊野山 :在州城東三十里。

右江 在州城東南。源出雲南富州,歷上林洞至本州流入南寧府界。宋陶弼詩:「昔年觀《地志》,此水出牂牁。斷岸深無底,平流暗起波。感恩來客少,射影短狐多。未老諸蠻在,樓船恐再過。」 萬洞溪 :在州城西二十里。其水深闊,居民常漁於此。

那霸泉 :在州城西五十里。四時不竭。

歸順州

照陽山 在州西北。群峰聯絡,惟此山勢高聳,無路可通,中透石穴,虛敞清幽,可坐百人。穴外一逕直達小鎮安界,名為「照陽關。」 距州一百五十五里。

魁嵩山 :在州治北福峒地,距州九十里。山勢層巒高聳。

巖嵓山 在州東北五十里。嶺下有巖,故名巖嵓山,與鎮安府分界。

嶺衛山 在州治西,距州一百五十里榮、勞地界。此山高聳,綿亙洪、黃、剝咘臺峒,欄隔交趾,言其能為一州之衛,故名。

蒼崖山 :在州治東十里。

獅子山 :在州治南二里。

竹弄山 :在州西,距州三十里。

騰煙山 在州西十里

排磨山 ,在州南三十里。

岊遠山 :在州東南,距州八十里。

鳳凰山 在州治北

龍潭水 在州東北

鵝泉水 在州西南,不通舟楫。

流珠水 在州東南,距州治八十里。水流出湖潤寨。

向武州

塘濱山 在州東北,距州五十里。山下有峒,遇朔朢,峒裡常聞鼓吹聲。下有泉,流入上林縣,水中魚不可食。

淰透山 在州西南,距州二十五里,與上映州分界。

獨嶐山 在州治前。中有三巖,逐層懸梯而上,各塑菩薩像於內,名曰「萬福寺。」

馬鞍山 在州東距州四十里。形如馬鞍,故名。武城山 ,在州東距州四十五里,尖峰峭石,下有小巖。

雷矮嶺 在州東,距州八十里,與上林縣連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