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73 (1700-1725).djvu/5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千齡。我來登覽題詩處,笑拍闌干酒半醒。

《多景亭》
胡智

「空際一亭出,開窗面面奇。千峰迎翡翠,二水湧玻璃。 深澗生瑤草,高崖出紫芝。」天光連鳳岫,雲氣遶龍池。 谷靜猿聲裊,坡危鶴影攲。漁舟依渚泊,樵笛對崖吹。 簾霧濛還散,爐煙起復垂。碧松堪入畫,綠竹再題詩。 觴酌霞流碎,琴彈雪挂絲。何人知此趣,太守樂無涯。

《平樂府》
龍瑄

凄凄煙雨嶺南天,翠壁青林斷復連。山縣總荒兵火 後,土民還住賊巢邊。車筒晝夜翻江水,刀具春秋種 石田。幸際時和太平日,不須雞骨預占年。

《送曾主簿之平樂》
前人

路出桂江東,鄉音想未通。蛇飛山苦霧,鵬運海多風。 木魅長欺客,花蠻少學農。縣廳何處在,椰葉晚陰中。

《適然亭》
鄭岳

「隙地纔尋丈,鋤荒構此亭。」軒臨一水碧,簾捲數峰青。 竹影穿階出,蟬聲隔座聽。晝閑公事少,恍若坐林坰。

《元宵偕張總戎至鍾山鎮》
張祐

村墟牢落負良宵,寒月稜層破寂寥。火樹星橋無處 覓,瘴煙蠻霧望中迢。憲僚獨愧匡時策,將領人驚拔 俗標。得了公家今日事,便應雲水老《漁樵》。

《再至鍾山鎮》
前人

夢回春雨幾通宵,風擾長松撼碧寥。樂水遶溪南畝 沃,蜀鵑啼月越山迢。壁題錯落慚新句,軍令分明憶 舊標。荏苒歲華成底事,病軀猶未得耕樵。

平樂府部紀事

《府志》:張道陵生於吳之天目山,善以符治病,隱富川 之白霞修煉。至桓帝永壽元年,又往雲臺峰,白日飛 昇。人即其地祠之,曰丹霞觀。丹竈藥臼至今存焉。范 純仁謫賀縣,東坡與書云:「丹霞觀張道陵遺跡,果有 良藥,異事乎?」據此益信。

高祖武德四年李靖帥巴蜀之師伐蕭銑駐於富川 之長標嶺下銑詣降事聞以靖為上柱國安撫嶺南 諸州尋聞風歸命。

《平樂縣志》:唐敬超先,昭州刺史,嘗分俸寄杜甫買山。 甫《寄高適詩序》云:「今海內忘形故人,獨漢中王瑀昭 州敬使君超先在。」

《唐書楊憑傳》:「憑,建中進士,官京兆尹。中丞李彝簡劾 奏憑陰事,謫臨賀尉,行無敢送者。櫟陽尉徐晦獨至 藍田與別。太常卿權德輿素與晦善,曰:『君送臨賀尉 誠厚,然無乃為累乎』?晦曰:『自布衣蒙楊公知獎,今日 遠謫,豈得不與之別?借如明公,他日為讒言所逐,晦 敢自同路人乎』?德輿嗟嘆數日,彝簡奏為監察御史」, 晦謝曰:「晦生平未嘗得望公顏色,公何從取之?」彝簡 曰:「君不負臨賀,肯負國乎?」

《一統志》:「韋保衡,咸通間以右拾遺尚同昌公主,二歲 餘入相,又歲餘貶為賀州刺史。留意吏事。」

《通志》:「薛季昶為荊州長史,武三思用事,因季昶附五 王,貶儋州。初,季昶與昭州首領周慶立、廣州司馬宗 楚客不葉,懼二怨不敢往,嘆曰:『吾至是耶』!仰藥死。遂 葬昭州。」

李郤出守昭州時,綵煙見於丹甑山,五彩氤氳,旬日 不散卻,因更名「瑞雲山。」

《平樂縣志》:「李玨為昭州刺史,尋遷柳州。許渾寄詩云: 『恩回玉扆人先喜,道在金藤世不憂』。」

《府志》:「天祐二年,陶英上書言事,指斥時政,忤朱全忠, 以太尉拜征南將軍,領兵八萬出鎮昭州,蓋遠之也。 明年,全忠篡位,英仍鎮。李存勗滅梁,英解兵柄,隱於 誕山之仁壽坊蓮塘村家焉。在昭州二十四年,後唐 長興間卒。同時有李太尉者,未詳何許人,世為婚姻, 人稱所居為陶李峒。」

宋開寶三年,征嶺南,潘美為行營諸軍都部署,朗州 團練使尹崇珂副之,進克冨川。劉鋹遣將率眾萬餘 來援,遇戰大破之,遂克賀州。十月,下昭、桂,廣右咸附, 擒鋹送京師。命美與崇珂同知廣州兼嶺南轉運使。 未幾,南漢開府樂範、容州都指揮鄧存忠等叛,崇珂 督戰數月,盡平其黨。「初,賀州未下,荊湖轉運王明督」 所部護送輜重卒及丁夫數千,堙塹抵城,城中懼,遂 降。時都監王繼勳在美軍中,驍勇絕倫,故所向輒勝。 俞獻卿為昭州軍事推官,會宜州陳進亂,象州守不 任事,轉運使檄獻卿往佐之。及至,守議棄城,獻卿曰: 「臨難苟免可乎?賊至,當力戰不勝,有死而已,奈何棄 去?」初,昭州積緡錢鉅萬,獻卿盡用平糴至,積穀數萬; 及是,大兵至,賴以饋軍。

《一統志》:開寶間,王師南伐,漢王繼勳為賀州道馬步 軍都監,有武勇,在軍陣常用鐵鞭、鐵槊、鐵撾,軍中目 為「王三鐵。」

《通志》:景祐間,梅摯知昭州時,官廣南者多憚嵐瘴,不 願往摰,作《五瘴說》鐫於石曰:「仕有五瘴,避之猶未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