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72 (1700-1725).djvu/9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少收民樸性軟,知耕耨而不事商賈,故多貧窶。無積貯,衣短裙長,男女跣足不履。冬無重裘,居必架樓,病則禱鬼。食無茶鹽,味喜酸辛,一切習尚俱類各司」 ,惟土巡檢覃文顯首倡勸學,始知訓習《詩》書,官族子弟亦有慕聲教、敦禮義者矣。安定土司

深山嶂翳,寒暑無常,童叟不通漢語,不識文字,不知揖讓禮節。頑梗凶暴,民鮮常產,墾地種稻植麻,不知治圃及一切營生事業。閒居惟尚格鬥,或漁獵於山溪。「飲食起居,腰不離刀,女衣短不掩臍,下曳長裙,每不相續,中露肌膚一圍,如肉帶焉。凡喜事時節宴會,無盃著盤几之設,以大木葉鋪地,散半熟牛肉於上。『富者以蕉葉盛生鹽、山椒調和,合老幼席地群飲,酣則山歌迭唱,多至鬥毆而散。死喪不知有齊衰緦麻等服,肉食不待火候,以帶血腥為佳。一生未嘗熱飲,并不知有茶醬等味,官族稍有異焉。外有彝江六甲,其人則更異於是,幾類禽獸矣』。」

何旺堡

僻居山隅,距府不遠,寒氣甚重,發生最遲。習俗俱與九土司同。

思恩府祠廟考        府志

本府

風雲雷雨山川壇 :在府治北。

社稷壇 在府治南

郡厲壇 在府治西

城隍廟 :在府治後街。明時建。久經頹壞。

皇清康熙十一年冬,知府金捐俸重修,各神像俱更。

塑一新

關帝廟 :在鳴鳳門內。歲以春秋二仲月上戊。

日致祭一「在教場內,霜降日致祭。」

將軍廟 :在南關外西河邊。歲以春秋二仲月上戊日致祭。

馬王廟 :在東關外。康熙十一年,思南協守副將王三華捐俸鼎建。歲以春秋二仲月上戊日致祭。

真武廟 在南郊外,一在獅子巖,今圮。

武緣縣

風雲雷雨山川壇 在縣南門外,廢寧壽寺左。社稷壇 舊在北門外教場後。嘉靖三十五年,知縣蒙士元遷府所。

邑厲壇 在縣北門外

城隍廟 在縣治東。正堂三間,後堂一間,東西廊各一間。萬曆十三年,知縣鄭學醇修。

旗纛廟 :在縣南二里。三月初三、九月初九日祭。

大鳴山廟 在縣東八十里,八月十五日祭。「東嶽廟 」 在縣東城內,康熙十一年修。

真武廟 一在縣東城內,一在縣南城內,俱康熙七年修。一在縣西門外,康熙四年修。

北府廟 在縣南城內

關帝廟 :在學前南街。康熙十年,知縣莊振徽、防守千總江輝同修。

西隆州

社稷壇 :在州治西北,遞歲二祭。

鬼神壇 :在州治北,歲三祭。

城隍廟 在州治西,康熙十年捐造,歲二祭。「雷公石 」 在壩樓之小峰,每歲致祭一次。西林縣。

風雲雷雨山川壇 在縣治南,距縣一里。春秋致祭。

社稷壇 在縣治北,距縣一里,春秋致祭。邑厲壇 在縣治北,遇三、七、十月致祭。

城隍廟 在縣治北門外。建茅屋,立碑奉祀。「關帝廟 」 在縣治東。建茅屋,裝塑奉祀。

北虎廟 在縣治東南。威靈顯應,建有茅屋,塑像奉祀。

白山土司

楊四廟 在喬利舊司治城外之南,每歲居民致祭。

旗纛廟 在喬利舊司治城內東北。歲遇霜降之期,土巡檢率目民致祭。

興隆土司

楊四廟 在喬利舊司治內。

岑瑛廟 在喬利舊司治東旗山下。瑛係舊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