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72 (1700-1725).djvu/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一千四百十二卷目錄

 柳州府部藝文二

  重修柳州儒學碑記    明王啟元

  柳州北郭碑記       余勉學

  重修羅池廟碑記       戴璣

  平蠻記           張岳

  征復懷遠記        郭應聘

  劉賢良祠記        周孟中

  柳州飛來石記       周宗正

 柳州府部藝文三

  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刺史

              唐柳宗元

  登柳州岷山         前人

  柳州二月榕葉盡落偶題    前人

  柳州峒氓          前人

  酬浩初上人欲登僊人山見貽  前人

  柳州署中作         前人

  送友人過象州        前人

  獨秀山           前人

  過柳州          戴叔倫

  獨秀山讀書巖       宋沈晦

  度崑崙關          陶弼

  題伏波祠        明董傳策

  覆釜山二首       顧璘

  題伏波祠          黃佐

  題立魚巖          戴欽

  前題            戴震

 柳州府部紀事

 柳州府部雜錄

 柳州府部外編

職方典第一千四百十二卷

柳州府部藝文二

《重修柳州儒學碑記》
明·王啟元

「嘗觀豪傑之生,有功於世道也。人皆以為地靈使然, 余獨歸其權於天」,何也?柳之山川甲天下,蓋天地開 闢而已然矣。河東柳子厚以唐之文臣,來為吾郡刺 史,則天所以開吾柳也。至我朝嘉靖間,兩廣制臺張 襄惠以大征五都至,始築三關外城,建《鎮粵》樓於府 城之北,郡伯江公實董成焉。自是登樓瞻望,山川之 秀,羅列於前,應接不暇,而天下奇觀,若聚而供吾之 目賞,則天所以培吾柳也。曾未數年,徐司空以文學 鳴,余司馬以清節著,張司寇以忠諫顯,皆府庠也。書 之國史,傳之海內,天下仰之如景星慶雲,則天所以 彰吾柳也。茲崇禎戊辰,我郡伯江右胡公,由南秋官 郎擢守吾柳,謁廟既竣,隨召諸生,面諭之曰:「柳之山 川,則信稱美矣,府庠之三大老,亦既應運而生矣。吾 意殆不止此。試思以瓊山之為海外也,而丘文莊蜚 東壁之聲;以交趾之炎方也,而姜公輔樹南冠之幟: 此猶遠言之也。而西粵之先,以宏才翼世廟,不有蔣 文定乎?以雅望佐穆宗,不有呂文簡乎?權之在天,原 不以地限人,此其左券矣。夫豪傑所為,上有功社稷、 下有功生民;人臣以人事君,莫大於此。吾藉手諸生, 以效事君之萬一矣。」先是,本庠二師全君、廖君與諸 生議鎮粵,於學少遠,然且迅發於三大老。倘於學後 建尊經閣,則主山特盛,宜有進於前如公所期許者。 至是,以為請。公曰:「成大功者,必以其漸。吾將以《明倫》 諸廡」為建閣之端矣。且首重大倫,文以經術,尤教序 也。命匠鳩工,亟舉其事。本道陳公、本縣張公咸喜捐 金為助,而以巡檢楊玉瑚督修。雖經閣有待,而堂廡 落成,規模宏遠矣,則天所以新吾柳也。因念豪傑之 士,古稱無待而興。矧一府庠也,子厚開之,襄惠培之, 三大老彰之,已若正鵠之高懸者。然乃我郡伯胡公 復從而鼎新焉。中興之功與開創等,且宜進於前。有 二師之言在,又若聖鐸之深警者然豈非天所以眷 吾柳者哉?諸生勉之,其無負公之期許可矣。敬述始 末,紀之於石,俾知建閣蓋徼以大吾柳,願公功以時 續,庶有以慰諸生之厚望云。胡公諱世儁,江右南昌 人。

《柳州北郭碑記》
余勉學

先王之建國也,樹德以基,設險以守,此其為慮豫且 淵乎?昔者儂寇甫平,余襄公遂城桂州,君子與之與 其豫爾。馬平當初征蠻寇之餘,諸椎髻卉裳,方向風 脅息,人且以承平為賀,而亟城其北郭,豈治安之道 莫是急乎?蓋先人之憂而憂之,非漫然舉也。吾柳郡 城當五嶺西南,牂牁水自西北來會,遶郡城三隅,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