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72 (1700-1725).djvu/8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仰出不竭,秋冬淺涸,春夏漲溢,流入馱感山穴,不知所之。土人推測,相傳山徑通馱感山。馱感水 在舊城司南,源在馱感山下,有一石穴瀉出,四時不竭。經羊志城頭,流出都陽土司界,轉向歸德土州內地。

下旺土司

大王山 :在司治左。層峰插霄,一名岊區山。距城一里。

壘石山 在司治右。石壁巉巖,聳秀非常。距城一里。

鬼山 在司治北。深林岑鬱,有泉湧出於下。距城六里。

波岌山 :在司治西南,距城四里。亂石巉巖,有泉湧出,日每三潮三汐。

彭山 在舊司治左,距司二百里。

石縫山 :在舊司治左,距司百九十里。

蓬山 在司治後,與城相連。峰巒尖聳,屏翰司治。石壁巉巖,懸巖之半有觀音小庵,祈感甚靈。崇峻嶺 在司治前,距司二里,山勢高聳。檂欀嶺 在司治北,距城四里,其上出磨刀石。隴囂水 在司治東南。水從山中流出,經古麗橋北向,合波岌水。

波岌水 在司治西南,距城四里。源出波岌山,環繞司治,流入舊城司治。

隴欀水 在司治北,距城五里。源出鬼山,流經司治左,與波岌水合流入舊司治。

淥勞水 在舊司治,源出淥多山。

那馬土司

峨山 :在司治西北,距司五里。

蘇瑋山 :在司治西南,距司二十里。

岊旦山 在司西北,距司十里。峭壁插天,中有石洞,凄幽迥異。俗祀真武及二世祖黃晹像於其內。

文胡山 在司治南,距司五里,尖峰突兀。「砦崇」 嶺 ,在司北,距司二十里。山勢嵯峨,屏翰司後。

檂企嶺 在司治之西,距司十五里。標嶺 在司南,距司四十里,界連武緣縣《永寧六圖》。嶺勢高峻,超出群峰。

六部嶺 在司治南,距司十五里,界連北山土司思黎城頭。嶺勢高大,超出群峰。

檂企水 在司西北。秋冬淺涸,春夏汎溢。司內田畦多資灌溉。其水源自石穴湧出,由上下馬安城頭流入舊城岊。《村口石穴》,逶迤曲折,莫測其處。

峨山水 在司西。出自石穴,逶迤至淥郁城頭,匯入蘇㙔山水。蘇㙔水 在司西。從坑塹仰出,流至淥郁城頭,合峨山水匯由周鹿城側遶出興隆司界,流注紅水江,四時不涸。通司賴此荒歉無虞。

都陽土司

峒層山 在司北,距司十五里。山勢高大,起伏如虎。下有峒巖,遠望重巒,層層疊疊,故以為名。岊皂山 在司治後,山勢如屏。

岊榔山 :在司治南,去司一百七十里。

旦山 在司治東北,距司十五里。山下有峒,虛敞清幽,怪石林立,狀類人物,兼有石筍、石座等異。相傳昔有樵者遇綠衣神人於此,端拱對語,須臾不見。至今遺跡尚在。遠望婷婷獨立,如梨園中唱旦之佇立於優場,故俗名為旦山。六婁山 在司治南一百二十里,一峰矗起。強山 在司治南一百二十里,峰巒高聳,下有石巖,題刻「順山隱巖」 四字,故又名順山。

勾核山 在司治西南,去司一百三十里。咘岊水 在司治西南一百二十里。平地有穴,闊數丈,水由地出。人初觀之,澄清可鑒鬚眉,移時混濁如血赤,凝睇久之,漸變如米色。湫隘一泓,日三變其色,流不數武,匯入咘敬潭。

咘敬潭 ,在司治西南一百二十里。潭闊過於咘岊,淵深莫測。水從潭底仰出,清澈冰壺,魚多潛藏。觀者必誠心默祝,朗聲呼號,魚方浮躍水面,奔逐如梭,歷歷可數。水由順山東注武緣縣河。潭側

古零土司

龍角雙峰山 在司治東原。思恩州土官岑瑛礨石為垣,在於山腳下,名為「古零堡」 ,至今基址在焉。其山去司治二百里,兩山峙立,尖峰突兀。以其狀同「龍角」 ,故以此名。

虎頭山 在司治南三里。原思恩州土官岑瑛礨石為垣,在於山頂上,名為「金剛寨。」 其山一峰高聳,起伏蹲踞,儼若虎形,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