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72 (1700-1725).djvu/6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一千四百十八卷目錄

 慶遠府部藝文一

  宜山縣修學記       宋張栻

  三元祠記         郭見義

  宜州祠堂記        楊萬里

  黃太史祠堂記       張自明

  慶遠城池圖記       元羅咸

  慶遠府學記        明陳文

  修築慶遠府城記       楊梁

  重修龍谿書院記       前人

 慶遠府部藝文二詩詞

  宜陽別元明用觴字韻   宋黃庭堅

  遊南山龍隱洞       方信孺

  籌邊樓         元劉懷遠

  步宋方信孺遊南山龍隱洞原韻

               明王珽

  題白龍洞石佛        前人

  夏日錢直指招飲白龍洞晚過留仙巖

                楊芳

  南丹道中雨止        前人

  喇峒南樓三絕句       前人

  登山吟           張烜

  瑞石吟           前人

  河池述景          前人

  入荔吟三首      吳時來

  招撫荔邑殘黎集杜八首以上詩陳琬

  臨江仙曉發慶遠    明陳瑤

  江城子射彪嶺      前人

  浣溪沙懷遠渡      前人

  滿江紅發德勝     曹學程

  滿庭芳過東江渡     前人

  蝶戀花金城江     舒弘志

  好事近官村       前人

  鷓鴣天蘆塘       前人

  沁園春蘭江       前人

  一半兒再宿金城江 以上詞前人

 慶遠府部紀事

 慶遠府部雜錄

 慶遠府部外編

職方典第一千四百十八卷

慶遠府部藝文一

《宜山縣修學記》
宋·張栻

淳熙四年,栻備位廣右帥事,以經略司主管機宜文 字韓璧聞於朝,曰:「璧清介豈弟,願假守符,俾牧遠民。」 詔使為宜州便道之官。宜為州被邊,所控制非一,前 次所為州者,日夜究切,備禦繕治,財賦之不暇,莫遑 他議。韓至官,舉其職,則慨然念學校委廢,所以修復 者,蓋積累而後成。廟宮既嚴,講肄有堂,師生有舍,門 廡庖湢悉具。合境人士,歡欣誦詠,伻來請記。方韓侯 之為是舉也,或者竊笑,以為在邊州乃不急之務,且 曰:宜固寡士,亦何必汲汲為。栻獨以為不然。蓋俎豆 之修,則軍旅之事斯循序而不忒;教化興行,則禍難 之氣坐銷於冥冥之中。《詩》曰:「既作泮宮,淮夷攸服。」是 有實理,非虛言也。建學於此,使為士者知名教之重, 禮義之尊,修其孝弟忠信,則其細民亦將風動胥勸, 尊君親上,協力一心,守固攻克,又孰禦焉?近而吾民 既已和輯,則夫境外聚落聞吾風者,亦豈不感動,有 以服其心志,棄其肌膚,其孰有不順?況乎秉彝之心, 人皆有之,奇才之出,何間遠近?遠方固曰「寡士」,然如 唐之張公九齡,出於曲江,姜公《公輔》出於日南,皆表 然著見於後世。宜之士由是而作興。安知「異日不有 繼二公而出者乎?」又安知其所成就不有過之者乎? 然則可以「寡士而忽諸?」故於其學之成,樂為書之。

《三元祠記》
郭見義

「儒道之隆污,常應天下之治亂,自秦漢以來,其跡可 考。本朝承五季之後,稽古禮文之事,率為疏闊。列聖 相繼,純用德教,思得儒士而任之,於以斟酌前代取 士之法,杜塞他蹊,耑尚進士。昔人指此為將相科者, 非虛言也。天下之人,從風而靡,三尺之童,悉皆肄習。 間三歲,下詔披褐撝袂,求舉於府若州者,以數十萬」 計,府若州考試之,定其可舉而薦之禮部者尚數千 計。禮部考試之加詳密焉,第其可進以名上於天子 者,不過數百人而已。天子為之躬御便殿,手執文柄, 乙夜觀覽,其皆無害,然後臚傳於九陛之上,釋其布 褐而命之以官,凡得與於數百人之列,已為難矣。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