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72 (1700-1725).djvu/5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一千四百十七卷目錄

 慶遠府部彙考五

  慶遠府猺獞峒蠻考

職方典第一千四百十七卷

慶遠府部彙考五

慶遠府猺獞峒蠻考

太祖開寶七年,南丹州蠻內附。

按《宋史太祖本紀》,「南丹州溪峒酋帥莫洪㬫內附。」 按《蠻夷傳》:「南丹州蠻,亦溪峒之別種也,地與宜州及西南夷接壤,開寶七年,酋帥莫洪㬫遣使陳紹規奉表求內附。」

九年,南丹州蠻入貢,詔給牌印。

按《宋史太祖本紀》不載。按《蠻夷傳》:「莫洪㬫復來貢,求賜牌印,詔刻印以給之。」

太宗太平興國五年。莫洪㬫入貢按《宋史太宗本紀》。不載按《蠻夷傳》。太平興國五年。莫洪㬫貢銀百兩。以賀太平。雍熙 年。撫水蠻入寇。

按:《宋史太宗本紀》不載。按《蠻夷傳》:「撫水州在宜州南,有縣四,曰撫水,曰京水,曰多逢,曰古勞。唐隸黔南,其酋皆蒙姓同出,有上中、下三房及北遐一鎮。民則有區、廖、潘、吳四姓,亦種水田採魚。其保聚山險者,雖有畬田,收粟甚少,但以藥箭射生,取鳥獸盡,即徙他處,無羊馬桑柘。地曰帚峒,五十里至前村,川原稍平,合」 五百餘家,夾龍江居,種稻似湖湘。中有樓屋戰棚,衛以竹柵,即其酋所居。兵器有環刀、摽牌、木弩,善為箭,中者大叫,信宿死。得邕州藥,解之即活。雍熙中,數寇邊境,掠取民口畜產。詔書招安,補其酋蒙令地殿直、蒙令札奉職。

四年,以南丹州蠻入寇,罷知宜州侯汀官,下詔諭諸州民彝。

按:《宋史太宗本紀》不載。按《蠻夷傳》:「雍熙四年,莫洪㬫族人知寶隆鎮莫淮閬牛一頭,逐水草至金城州河池縣,宜州牙校周承鑒以其牛耕作,淮閬三遣人取牛,承鑒不還,凡耕十日,始釋牛逐水草去。淮閬怒,領鄉兵六十人,劫取承鑒家資財,驅縣民莫世家牛六頭以歸,誘群蠻為寇。」 上遣供奉官王承緒乘傳劾承鑒,具伏,占牛,詔棄市。時知宜州、贊善大夫侯汀失於備禦,群蠻之擾,頗害及民庶。詔發諸州兵進討,兵未至,悉已遁歸,汀坐免官。詔諭宜、融、柳州《百姓及蠻界人戶》曰:「朕託兆庶之卜,處司牧之重,照臨所暨,撫養是均,矧於遐陬,尤所軫慮。昨以知宜州事侯汀失於綏輯,恣其侵牟,致茲邊夷,起為寇抄,侵騷閭里,虔劉士庶;及興師而討罰,乃畏威而竄伏。朕以興戎召釁,職由於汀,爰舉國章,削其官秩。汝等所宜體予含垢,革乃前非,安土厚生,保境延世,嬉我至化,是為永圖。或尚恣於陸梁,當盡勦其族類。」 自是不復為寇。

淳化元年,莫洪㬫弟洪皓襲職,洪皓弟洪沅來奔。

按《宋史太宗本紀》不載按《蠻夷傳》:「淳化元年,莫洪㬫卒,其弟洪皓襲稱刺史,遣其子淮通來貢銀盌二十,銅鼓三面,銅印一鈕,旗一帖,繡真珠紅羅襦一。上降優詔,賜綵百匹,還其襦。自洪㬫領州十餘年,歲輸白金百兩。洪皓之襲兄位,專其地利,不修常貢。其弟洪沅忿之,挈妻子來奔宜州。洪皓怒其背己,數引兵攻」 洪沅。洪沅與二男并牙將一人,乘傳詣闕訴其事,請發兵致討。上以蠻夷之俗,羈縻而已,不欲為之興師報怨。洪沅先自稱南丹州副使,以為邵州團練使,給田十頃,下詔戒飭洪皓。

真宗咸平年。撫水蠻入寇。既而內附釋之按《宋史真宗本紀》。不載按《蠻夷傳》。咸平中撫水州蠻又數為寇盜。上令邊臣驅逐出境。其黨狡獪者凡三十餘人。宜州守將因擒送闕下。上召見詰責之。對曰:「臣等蠻陬小民。為饑寒所迫耳。」 上顧謂左右曰:「昨不欲盡令殺戮。顧無噍類矣。」 因釋罪。賜錦袍冠帶銀綵戒勗遣之。逾年,酋長蒙頂等六十五人詣闕納器甲百七十事。又蒙漢誠、蒙虔、瑋、蒙填來朝,上器甲數百及毒藥、箭,誓不騷邊。比歲皆遣使來貢及輸兵器,及授漢誠官,賜物有差。既而侵軼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