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72 (1700-1725).djvu/3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一千四百十五卷目錄

 慶遠府部彙考三

  慶遠府戶口考

  慶遠府田賦考

  慶遠府風俗考

職方典第一千四百十五卷

慶遠府部彙考三

慶遠府戶口考        府志

本府

原額實在人丁六千二百七十一丁五分。除荒外,實熟人丁五千三百八十九丁一分四釐二毫。

《丁銀》并加增胖襖、翎毛、水腳共銀一千二百五十三兩零六分五釐有奇。

宜山縣

原額人丁二千三百二十七丁五分,全熟丁銀并加增胖襖水腳共銀六百四十五兩九錢一分二釐有奇。

天河縣

原額人丁二百八十一丁全熟。

實編丁銀一百零一兩三錢二分八釐六毫,并加增胖襖、翎毛、水腳共銀一百三十兩五錢八分二釐有奇。

忻城縣

原無額設人丁

河池州

原額「人丁」 一千四百六十三丁內原優免鄉貢生員省際、吏役等三十一丁,例免均徭一差,止編里甲。每丁編里甲銀五分八釐四毫有奇,共銀一兩八錢一分二釐有奇。

順治十三年,奉文「徵回不准優免」 ,每丁編均徭銀一錢三分有零,共銀四兩零五分有奇。尚編人丁一千四百三十二丁,每丁編銀一錢八分九釐一毫有奇,該丁銀二百七十兩零八錢三分八釐四毫有奇。

通共實丁銀二百七十六兩七錢零一釐五毫有奇。

順治十六年,奉文補徵胖襖,每丁加銀一分六釐一毫有奇,共該銀二十三兩六錢八分九釐。每丁徵胖襖水腳銀一釐零二絲五忽有奇,該銀一兩五錢零一毫二絲。

實編丁并徵回優免及新增胖襖等銀三百零一兩八錢九分有奇。

思恩縣

按:思邑本猺獞地。自唐入版圖,迄宋元明間,俱不編丁口徭役,惟輸布米折色,以存苗蠻向化之意。至明萬曆二十六年,知縣林應龍始編戶丁差徭,立為一十九里,分為三十三甲額,人丁二千二百丁,無口。明末荒亂逃亡,至今招來難繼。

皇清康熙七年舊熟新墾共丁一千三百六十九丁。

原按:「人丁」 二千二百丁,除荒外,

實熟人丁一千三百九十三丁四分。

丁銀一百七十四兩六錢八分。

荔波縣

按:「荔邑人。」丁係佯、狑、狪、猺獞六種彝蠻,例不編差故原額人丁無

《東蘭州   》。《南丹州   》。《那地州》。

原無額設人丁

永定長官司

戶四百四十,《戶口》二千四十一口。

永順長官司

戶三百三十,《戶口》二千一十三口。

慶遠府田賦考        府志

本府

原額流土州縣司,實徵官民田地塘稅共三千五百七十五頃九十七畝一分四釐有奇。原額「丁編」 地畝等項,共銀一萬零五百七十五兩六錢一分八釐有奇。除荒外,

實徵熟地丁銀九千九百二十三兩七錢八分六釐一毫有奇。

原額本色米、一萬零四百六十九石九斗八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