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71 (1700-1725).djvu/9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一千四百八卷

柳州府部彙考二

《柳州府山川考》二。水利附:

柳州府城池考

柳州府關梁考

柳州府公署考

《職方典》第一千四百八卷。

柳州府部彙考二

柳州府山川考二  通志府縣志合載

賓州

南山 州治前案

天柱山 即燈臺山。按《通志》:在州西南八十里,高聳為諸山望。

馬鞍山 按《縣志》,勢如馬鞍。

馬碑山 ,相傳鍾馗常坐於此,今尚有遺形。金雞山 ,在州西,常有金雞栖止。

石壁山 按《通志》:在州東,與白羊山相對,羅鳳嶺 勢如長蛇,即州之後屏山。

《廖平巖 》,昔六祖常憩巖中。

葛公巖 昔葛公避暑於此。

白村巖 ,路通武緣,因賊出沒無常,乃塞巖口。仙影山 ,《府志》無。按《通志》在州北,傳有二仙女遊此。

嶺方山 《府志》無。按《通志》,古郡名,嶺方因之。武淥山 ,《府志》無。按《通志》,在州南。

雙山 《府志》無。按《通志》,在州東,與武淥山相對。古漏山 《府志》無。按《通志》,去州四十里,下有泉水滴漏,四時不竭。

鎮龍山 《府志》無。按《通志》:在州東南八十里,高出諸山,綿亙百里。

銅泉山 《府志》無。按《通志》,在州東十七里,下有神祠。

圓珠嶺 《府志》無。按《通志》:在州南門外,大江灣流,如珠環抱。

甘村巖 《府志》無。按《通志》,在州西南。

臨浦江   。丁橋江   。《東恢江》。

龍龔江   、膺埠江   、《官橋江》。

思覽江 以上諸江,俱山源流注,聚成小江,惟思覽近鄒墟,小舟可渡,冬則灘險水淺。

李依江 《府志》無。按《通志》,在州東三十里,源出瑯琊鄉。

武陵江 《府志》無。按《通志》,在州東南三十里,源出武淥山。

《寶水 府志》無載,《通志》

白鶴泉 《府志》無。按《通志》:在州南三十里,源出南山。

鱟寨泉 《府志》無。按《通志》:四時常溫。

馬潭 《府志》無。按《通志》:在州東二十里。

古漏水 《府志》無。按《明一統志》:在州西。源出古漏山,下流合賓水、李依江,入都泥江,合大江遷江縣

掛榜山 ,在縣東半里。過江東岸,迴亙十里,為邑屏障。

印山 在縣西,過紅水江三里,形如金印特峙,為邑後峰。

鷓鴣山 按《縣志》:「在縣東南,過清水江十里。相傳立峒山中,形如鷓鴣,暮春時,鷓鴣群集於上,飛鳴𩰚擊萬山之中,巖谷峻險,樹木蔽障。」 紗帽山 在縣東南,過清水江八十里,與貴縣交界,以形如紗帽,故名。內有巖,可容百人。巖有水常盈,舊有大林,賊伏匿於中,伺劫行人,因設清水鎮巡檢。

遇仙巖 按《志》:縣在印山半腰,巖口僅方丈光明,再入則幽暗。俗傳樵者避雨,遇二叟對奕,一叟踞側,雨息不見。遂塑三仙祀之。後增塑五像為八仙,募僧住持。巖外構亭,名曰「望仙。」 土人凡有災祲,禱之輒應。今廢。

瓦山巖 按《縣志》:在縣西十里,即龍江縣舊址。上層玲瓏光徹,可容百數人;下層平坦,堪居牛畜。山下凡有警,即村人攜眷牽畜入巖避之。戊子兵燹,得賴瓦全者,巖之力也。

黑洞巖 按《縣志》:「在縣西南四十里,不甚高,巖有路可通往來。巖光亮,中一石壁障而幽,須然炬而過,隨復光明,多竹樹。傍一石盤,長丈許,寬二尺,玲瓏奇巧。內池三道,常畜金魚。前人欲取歸之,忽見一蛇蟠踞其上,迴遶逞螫,人勿敢近,遂棄之。又一石磬,扣之輒響,清音可愛。凡遇蚺蛇出曝,年必旱,土人以此驗豐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