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71 (1700-1725).djvu/9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負山」 阻險以成形,仙巖大河以標勝。

賓州

《古地嶺方》,山川環繞。

遷江縣

猺獞土壤山林阻深

上林縣

縣治叢山環抱,江流南北瀠洄。

柳州府星野考        府志

府總

柳州府,古百粵地。《天文翼》,「軫荊之分野,鶉尾之次,於辰在巳。」

柳州府山川考一       府志

本府。馬平縣附郭。

僊奕山 在天馬山麓,有覆石枰可奕,旁有仙跡。按《明一統志》:「在府城南山上有穴,穴有屏,有室有宇。始登者得石枰於上。其石黑肌而赤,脈十有八道可奕,因名。」

立魚山 在龍潭上。玲瓏虛透,內多名人題詠。按「縣志」 ,江之南與仙奕山對,深邃奇怪,內有三洞相通。山腰有魚峰寺。按《明一統志》:在府城西南,山小而高,形如立魚。

駕鶴山 舊有駕鶴書院今燬。按《明一統志》,在府城東南。旁臨大江,聳立如鶴,古州治負此。鵲山 按《縣志》,「在城北。」

鵝山 對江,山半有二水噴出,宛如雙鵝。按《通志》,有峨水出焉,又名深峨山。按《明一統志》,「在府城西山巔有石如鵝。」 唐柳宗元詩:「荒山秋日午,獨上意悠悠。如何望鄉處,西北是融州。」

東臺山 按《縣志》在城東隔江

天山 按縣志,水南山後壁有「天山萬里」 四字。獨靜山 按縣志,在城東山腰有厂,可居。龍壁山 油榨村對岸按《明一統志》,在府城東北一十五里,中有石壁峭立,下臨灘。宋陶弼詩:「曾看柳侯山水記,信知龍壁好煙霞。」

鳳凰山 按《縣志》在城西南隅,隔江

文筆峰 按縣志,在城西隔江一都地界。屏山 按《明一統志》,「在府城南二里,其形方正類屏。」 宋陶弼詩:「一峰高起塞天關,堪作皇家外屏山。可惜化工安著遠,半遮中國半遮蠻。」 四姥山 按《明一統志》,在府城西五里,其山四面對峙,故名。

新洞山 按《明一統志》:「在府城西南一十里,與鵝山相望,有洞可坐百人,石乳融結,有穴,上見天。其山石以杖觸之,如鐘鼓聲。」

夾道雙山 按《明一統志》:「在府城北一十里,東山曰桃竹,西山曰雀兒。」

甑山 ,按《明一統志》:「在龍壁山南,廣百尋,高五丈,下上若一絕水無麓。」

銅鼓嶺 按《通志》,「在府城東。」

相臺嶺 按《通志》,在府城東北。

走馬嶺 按《通志》:「在城西,綿亙二十餘里,又一峰特起,名曰金山。」

柳江 ,一水自古泥出,一水自慶遠府出,經柳城縣合流至郡入於海。按《明一統志》在府城南門外,一名潯水,源出懷遠縣,流經象州,歷潯藤至廣州界入於海。唐柳宗元詩:「柳州柳刺史,種柳柳江邊。談笑為故事,推移成昔年。垂陰當覆地,聳榦會參天。好作思人樹,慚無惠化偏。」 鵝江 按《縣志》:出文筆山下,會大江。

大龍潭 按縣志:在立魚巖之南,雷水出焉,旱則祈雨於此。有張忠簡公釣臺、羅象三龍隱洞。小龍潭 ,潭水清碧,游鱗尾尾。按縣志:在立魚巖下。陸鴻漸《茶經》:「名為圓泉。」

飛瀑 即鵝山二水,按《縣志》在鵝山後,遠望宛若雙鵝飛

鷓鴣堆 在縣學前。按《縣志》謠云:「鷓鴣堆,鷓鴣起,狀元歸。」

放生池 對江,有石壁,俯出江面,上鑴「放生祝聖之池」 六字。

黃波水 ,按《通志》,「在城西三十里,入柳江。」 白蓮池 ,按《通志》,在北關外,池有竅,九泉出其中。

羅池 按:《明一統志》:「在府城東,水可溉田,有柳宗元祠,名羅池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