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70 (1700-1725).djvu/4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大榕、下城峒、安西、梅花營、慶西各處汛守。今奉抽撥,止現兵八名。

一封門,離城五十里,路通羅定,商民往來孔道,界達岑溪、七山隘口,猺獞出沒要隘。明季蕩平,築建城垣衙宇。

皇清原設千總一員、帶兵一百五十名,分布《雙竇茅》

暹圓塘、黃五口、高嶺、葵嶺、雞暴、大迪、雲南、大傘、著竹、分水、雲霄、白岐、小封門、車滘、豬鼻各處汛守。今奉抽撥,遣汛空虛,城垣衙宇,略就傾倒,止現在汛及擺塘兵二十名。

一、《夜護》。離城二百二十里,與廣西岑溪地方為界。接連七山、六十三山,猺獞出沒要隘。明季蕩平,設立城垣、公館、營房、演武亭等。

皇清原設把總一員、帶兵一百五十名,分布《扶合牛》

頭、羅雲、黃矛思慮桑園河、義灣峒、朝嶺、小峒各地汛守。今城垣、公館等并就傾倒,止現在汛兵六名。

一函口,離城三百三十餘里,南近信宜界,西接岑溪,極為衝險。明季蕩平,設立城垣衙門等。

《皇清》原設把總一員、帶兵一百五十名,分防《安鵝琶》。

峒、排埠、馬鞍凹、福船岡、楓峒、桐油逕、倒溝、分水嶺、石根、乾峒、藍水、分水、平民峒各處汛守。今奉抽撥,遺汛空虛,城垣衙宇傾塌略盡,止現在汛兵六名。

一懷鄉,離城五百二十餘里。南接信宜,枕連廣西容縣、岑溪為界極險,人情極為獷悍。舊立城垣,并設巡檢司一員。後奉裁,城垣并廢,止。現在汛兵二十名。

一、分水、中火、平民峒三汛現在汛兵二十三名。一、「白岐」 ,離城五十里,與蒼梧縣七山隘口地方為界。舊設防兵十名,今無。

一、小峒:離城一百一十里,與岑溪七山隘地方為界。舊設防兵十名,今止五名。

一、「荔枝遙」 現在汛兵五名。

一、「雞暴」 :離城八十里,與岑溪七山隘口為界。舊設防兵十名;今二名。

一、「腰古」 現在汛兵十名。

一、「扶合」 ,離城一百七十里,與長山隘口地方為界。舊設防兵十名,今五名。

一「野芋」 ,離城三十餘里,枕山面海,對河與德慶地方為界。舊設有防兵二十名,巡緝河道,兼擺塘傳逓,今四名。一南江口,離城一百二十里,隔河與德慶地方為界,右入羅定小河,商民船隻往來要口。舊設有防兵十三名,今四名。

一連灘離城八十里,與東安羅定地方為界。現在羅定州「晉康司」 駐防。

一、田舍,離城四十里,與封川為界,連至廣西蒼梧縣地方。舊設防兵十名,今無。

一、丁羅離城六十餘里,與蒼梧、岑溪七山為界,狼猺出沒要隘,極為衝險。舊有防兵二十五名;今十一名。

一「木梗」 ,離城四十餘里,與蒼梧七山為界。舊有防兵十名,今七名。

一、都城,離城五十里,隔河與封川地方為界,現存巡司防守。

一古蓬汛地兵五名

一、南渡原汛地兵五名;今無。

一、「小歷」 汛地兵三名。

一、「白木古備」 共汛地兵八名。

一羅雲汛地兵三名

一、「迴龍」 汛地兵三名。

一、《大榕》汛地兵八名。

一京路塘兵二名

一西寧縣城周圍三百八十三丈。高一丈九尺,闊一丈。東、西、南三城門各建甕城一座。窩鋪二十二間。垛子八百四十七箇。現在官兵七十八員名。

一、西寧縣狼長二名,內外寨狼長二名,管狼丁一百二十四名,計居九峒寨;十四都狼長一名,管狼丁一百一十九名,計居十九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