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70 (1700-1725).djvu/3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內詳「奉題允抽民米」 六十四石九斗零九合九勺,抵補水災低窪田地准改農桑額米輕減銀數尚實,民、夏農共米一千九百二十七石九斗九升六合一勺。

又另一項,新墾至康熙六年起科止,共陞科民農米四百一十六石九斗六升五合。

起運存留

歲派起運存留共銀一萬三千二百二十七兩一錢六分,遇閏加銀一百七十五兩二錢一分七釐七毫。內奉題豁崩陷水米無徵銀四十二兩五錢三分四釐九毫,遇閏加豁銀六錢六分四釐三毫,遞年於存留項內除免。

一、戶部項下 京庫金花均一鋪墊,科地畝餉本折共銀二千三百零二兩三錢八分九釐五毫。

一、兵部項下 《驛傳》節裁銀六十八兩七銀二分。

一、工部項下 「司《竹木翠毛料》」 銀三十五兩九錢七分五釐五毫。

一、《舊編》存留項款,奉文節年裁扣、裁官經費等項,共解部銀九百八十三兩四錢七分一釐八毫六絲。遇閏加銀四十九兩八錢六分五釐七毫二絲七忽。

一存留額編兵餉、差壯、鹽鈔均平餘剩。共銀六千一百四十一兩一錢九分九釐六毫。遇閏加銀四十一兩九錢五分九釐二毫。

一、軍器料銀二兩七錢六分三釐五毫。

一、官役俸食心紅均平曆日驛傳經費,共銀一千三百五十六兩四錢一分七釐二毫四絲;遇閏加銀八十三兩三錢九分二釐七毫七絲三忽。

一、陞科充餉銀二千二百九十三兩六錢八分七釐九毫。

一項雕填漆匠衣裝,二兩五錢四分五釐八毫。遇閏加銀二錢一分二釐二毫。以通縣官、學民、僧道陞科、民獞夏農米均派。

一項南工匠價銀五十兩零八錢五分,水腳銀四錢零六釐八毫。遇閏加銀四兩二錢七分一釐四毫,於匠役徵解。

一項稅契銀五十兩,於業戶買受田產,投納稅契徵解。

一項雜稅銀四十二兩二錢。於城內外官鋪地租、商民承種荒山及砍木燒炭并墟鋪渡餉內徵解。

一、本縣鹽引一百五十三道,餉銀一百六十八兩七錢五分九釐。督令商人經赴鹽課司投納折引行鹽。

經費

一、徭差、民壯、鹽鈔、驛傳均平共銀四千一百零八兩零七分五釐九毫;內除節裁驛傳銀五百九十四兩三錢七分三釐一毫五絲列在起運項下解部充餉外,尚銀三千五百一十三兩七錢零二釐七毫五絲。又,新增丁口派三差鹽鈔銀四十八兩七錢七分三釐七毫。

《徭差》銀一千五百三十九兩五錢七分七釐八毫,遇閏加銀九十七兩四錢一分五釐一毫。《民壯》銀七百二十九兩三錢四分一釐三毫,遇閏加銀六十兩。

《戶口》鹽鈔銀、五十八兩八錢四分五釐三毫。遇閏加銀、一十二兩六錢零六釐八毫

三項,共銀二千三百二十七兩七錢零四釐四毫,遇閏加銀一百七十兩零二分一釐九毫。內羅定道俸銀六十二兩零四分四釐,遇閏加銀五兩一錢七分零三毫。

薪銀七十二兩,遇閏加銀六兩。

二項貯,候隨銜支解,餘淨充餉。

蔬菜、燭炭銀五十兩。遇閏加銀四兩一錢六分六釐六毫。

《心紅紙》張編銀五十兩。遇閏加銀四兩一錢六分六釐六毫。

鋪兵二名,每名歲支工食七兩二錢,共銀一十四兩四錢,遇閏加銀一兩二錢。以上俱留州支解。

本州俸銀三十七兩六錢八分四釐。遇閏加銀三兩一錢四分。

薪銀四十八兩,遇閏加銀四兩。

《心紅》紙張、油燭銀三十兩,遇閏加銀二兩五錢。修宅家伙銀二十兩,於順治九年四月會議全裁解部。

迎送上司傘扇旗幟銀一十兩

「書辦」 十二名,每名歲支工食銀一十兩零八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