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69 (1700-1725).djvu/8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無優免例

官米一石,實編銀三錢二分二釐一毫七忽。當兵黎米、學田米一石,實編銀三錢八分二釐九毫八絲八忽。

民米一石,實編銀七錢四分六釐一毫八絲。又派本色米三升六合九勺二抄八撮。

夏米一石,《實編》銀五錢。

《人丁》一丁,實編銀三錢六分三釐一毫九絲二忽。

婦女一口,實編銀二釐六毫五絲九忽。

有優免例

免民米一石,《減編》銀二錢七分四釐二毫八絲二忽。

《免人丁》本身一丁全免編銀三錢六分三釐一毫九絲二忽。

雜稅附

一、牛判餉銀二百六十四兩二錢八分五釐四毫。

一、榔椰稅銀四百四十五兩四錢七分八釐九毫。

一、車稅銀三十二兩。係巡崖、東關二埠埠長辦納。

一、《地租》銀九兩,係住官地,居民辦納。

一、門攤商稅額銀七錢九分七釐九毫。係東門、巡崖二埠辦納。遇閏加銀六分八釐五毫。一酒稅銀二兩五錢,係縣廊五坊辦納。

一、新稅補餉銀一百二十七兩三錢三分四釐。以上七項,俱徵解充餉。

一、稅契銀五十兩。於康熙二十二年內奉文加增稅契銀十兩,共銀六十兩。

一、加增雜稅銀五十兩。

一、新增雜稅銀五十兩。

以上二項俱榔稅

一、缺俸、缺膳、缺官、馬夫原無定額,隨扣隨解。一、春夏積贖銀一十二兩五錢。

一秋冬積穀五十石,貯縣倉,候文動支,備賑《文昌縣》。

田地、塘港七千一百七十頃九十三畝六分四釐四毫。

官民米一萬六千二百五十一石六斗六升六合二勺。

夏稅米三石三斗一升六合五勺。

魚課米、七百七十一石八斗四升

內官民米,除告荒奉蠲,合續墾復稅,共存稅額五千六百七十二頃二十二畝九分八釐八毫八絲七忽。

存官民米一萬三千四百七十一石六斗五升三合二勺。

共徵:銀一萬二千一百六十五兩一錢六分四釐五毫。遇閏加編銀一百八十五兩一錢三分二釐六毫。

舊分起運、存留各項款,徵解部司,自奉文畫一,凡起運、存留列名而不分目,內惟官役、俸食、心紅、祭祖等項存縣備支,其餘悉解府充瓊鎮兵餉。

《額外編徵陞科米》銀一十兩四錢六分八釐六毫。

雕漆衣裝銀五兩八分七釐六毫。

免不盡丁,遞年派徵約二十餘兩。遇閏加編不等。

物料折色溢價每年俟題定約加編銀一百二十兩有奇。

雜稅附

額銀一千一百六十五兩四錢二分一毫,題豁銀一百七十一兩四錢九分七釐三毫二絲,實徵銀九百九十三兩九錢二分二釐七毫八絲。

額徵鹽課銀三百七兩八錢八分四釐三毫。內除九十六兩四錢六釐五毫歸會同縣,實徵銀二百一十兩四錢七分七釐九毫。

鹽餉銀五兩

南工部、匠價并水腳銀三十八兩五錢五分六釐。遇閏加銀三兩二錢一分三釐

稅契銀五十兩

會同縣

田地、塘共一千二百六十七頃五十五畝九分五釐二毫。

官米七十二石

民米一千一百九十五石九斗三升九合七勺。夏稅米二十五石一斗零五合一勺。

魚課米、二百零一石二斗二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