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69 (1700-1725).djvu/3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傳漢艛船將軍楊僕初渡海至此,即焚其船,以示士卒必死。

白嶼 在縣北一百五十里鋪前港海洋中。四畔皆石,中有沙隴,遠望甚白。一名白沙嶼。青嶼 在縣北一百五十里調灘限頭之東。去海岸二里許。屹立一島,叢木青翠。

紅石嶺 ,在縣南一百二十里。白延都,亂石磊落,皆紅色。

蒼錫山 ,在縣西北二十里。

南橋水 在縣治西廂二里,即文昌江。水源有二,一自邁南山,一自龍塘,各流至縣前相合達清瀾入海。有便民、「太平」 二橋。

潭牛潭 在縣西三十里許。何恭都。舊傳:潭多怪異,中有石牛,水激之,聲震數里。按《縣志》作潭牛灘。

龍潭 ,在縣西三十里那郭都。俗傳原平地,一日風雨大作,遂陷成塘,鄉人以為「龍起。」

龍灣 在縣南八里。中有龍舌洲,一名烏攬灣。明嘉靖四十三年,又起一洲相對。

黃棠灣 在縣西二十里。北山都潛有多魚。簸箕灣 在多尋都。

湴塘溪 在縣西一十五里。發源自瓊山。白芒溪 在縣北一十里,發源自湴塘來。騰橋溪 在縣北二十五里。水流入海。

東昆溪 在縣東三十里,水流清瀾入海。白延溪 ,在縣南五十里,源自白壇來。

黃竹溪 :在縣南十里。

龍塘溪 在縣西十里。水流出清瀾。

清瀾港 在縣東二十里,源自下場溪西,合流接潮。

抱凌港 在縣東六十里,源自銅鼓會潮。陳村港 在縣東南五十里,潮長可泊舟,退則沙淺,竈戶沿岸煮鹽。赤水港 在縣東一百里,源自東峱山,流來會潮。

長岐港 :在縣東四十里,立驛。今廢。

郭婆港 :在縣東北一百里。源自東峱山,流來會潮。

抱虎港 :在縣東北一百里。源自抱虎山來,會潮成港。

鋪前港 在縣西北一百里。源自瓊山、官隆、符離二都,與三江水合流,會潮成港為海。今設巡檢司。

石欄港 在縣北一百二十里,一名北嶺灘限頭。北嶺東山下亂石生出海洋中,欄障水中開三門。

焚艛浦   鋪前浦   見「上港。」

三江水 ,在縣西北一百二十里。水源有三,各流至韓家村合達鋪前入於海。

分水江 在縣西北五十里。源發自瓊山來,一水分兩溪,左黑右白,交流通海。

大賊澳 在縣東一百里青藍都銅鼓之東。《北峙》澳 :在縣北一百六十里。水深山峙,可泊舟。

溫泉 ,在縣南二十五里。多尋都泉,湧成池,周百步許,冬夏常熱,大旱不涸。按《縣志》作「湯泉鹽池。」

石鼓井 在縣北一百五十里邁犢都林鐵村。有六石環起田中,宛若砌成,徑有六尺許,狀如鼓。其土黑,有泉湧出,夏冷冬溫,大旱不竭。魚爺井 ,在縣西五十里《那郭》都。泉與海通,中有一巨魚,頭白,呼「魚爺。」

石井 在縣北五十里南溪都抱羅山。一石如棺,旁皆石巖,泉與海通,中有二龜。

七星泉 在七星嶺東。泉湧混混,晝夜不竭,旱禱多驗。

觀音閣井 在縣南觀音廟下。其水重於諸井,大旱不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