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68 (1700-1725).djvu/7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按《通志》:「五年,蠻賊流劫廉州府,知府饒秉鑑禦之,大敗其眾。是府居兩廣交界之中,軍民久受廣西流賊之害。秉鑑因令所屬州人民編立火夫,委官督領待賊。至是賊一千五百餘徒分投劫掠百勞、大埇等村。鑑督率所編,前後斬獲七百餘級。巡撫右僉都御史葉盛以其事聞於朝,旌異之。」

憲宗成化三年丁亥,流賊寇石康。

按通志云云

十五年己亥,安南與老撾讎殺國王黎灝擊之按《通志》:「十五年,安南與老撾讎殺國王黎灝,將兵七萬自往滿刺加邀擊,殺其眾三萬,餘有敗卒奔至欽州者。」

武宗正德三年戊辰,八寨賊首黃師苟稱寇,僉事鄧概討平之。

按《通志》:「正德三年,八寨賊首黃師苟稱寇,僉事鄧概討平之。自天順三年負固奏勦後,餘黨猶未平,至是稍戢。」

正德七年壬申,賊首廖公廣寇靈山,合浦僉事李志綱誘而擒之。

按通志云云

八年癸酉,安南入寇,備倭官軍禦之,敗於淡水灣。

十年丙子,安南賊復登崖劫掠,廉州衛指揮范鎧率兵敗之。

按通志云云

世宗嘉靖十六年丁酉,安南莫登庸作亂,黎太陽、黃父命郡三人來奔。

按通志云云

十九年庚子,登庸來降。歸欽州四峒侵地按《通志》云云。

二十一年壬寅,收復廉、欽州四峒民丁,歸籍貼浪。

按《通志》:二十一年六月,收復四峒民丁,歸籍貼浪。貼浪峒,在貼浪都思牙村,宋為長官司,黃令鑑為峒主。宣德間,其孫黃寬叛降安南,授以經略使。嘉靖二十一年,其孫黃福添率民復歸版籍。時休峒在管界巡檢司。地勢傳有褟純旺者,從馬援征交趾有功,賊平,留守邕、欽二界,然歷年既遠,意亦如宋時時羅七峒耳。永樂時,時羅峒長以事革,其孫褟貴成始移世守時羅峒。按《欽州》,七峒叛附安南者四,其一為安南所侵,今僅存貼浪、時羅二峒而已。然而中國故地,沒入於彝,蓋百二十餘年矣。茲者莫登庸結款,割四峒以還之朝廷,則文明之化敷,生民其大幸矣。

廉州府部藝文一

《還珠賦》
唐·令狐楚

物之多兮珠為珍,通其貨而濟乎人。纔披沙以晶耀, 俄錯彩以璘玢。避無厭之心,去之他境;歸克儉之政, 還乎舊津。由是觀德,孰云無神。相彼南州,昔無廉吏。 富其潤屋,貪以敗類。孤漢主析圭之恩,奪蒼梧易末 之利。濫源既啟,真質斯閟。從於舊而不瑕,諒天盼兮 有自。孟君來止,惠政潛施。欲不欲之欲,為無為之為。 不召其珠,珠無脛而至;不移其俗,俗如影之隨。爾其 狀也,掩星彩,迷瑤月。燦燦離離,與波逶迤。乍入潭心, 時依浦口。驚泉客之初泣,疑馮夷之始剖。依於仁里, 天亦何言?富彼貪夫,神之所否。沙下兮泥間,韜光兮 自閑。映百華之皎皎,雜魚目之鰥鰥。豈比黃帝之使 象罔,元珠乃得;藺生之詭秦王,荊玉斯還。由是發潤 洲蘋,增輝崖草。水容益媚,澤氣彌好。川實效珍,地寧 愛寶。隱見諒符乎龍躍,虧全非係乎蚌老。豈惟彰太 守之深仁,所以表天子之至道。觀夫采耀外炫,英華 內含。飾君之履兮豈不可,照君之車兮豈不堪。猶未 遭於采拾,尚見滯於江潭。雖舊史之錄,與前賢之談。 終思入掬以騰價,求得書紳而勵食。於惟明時,不貴 異物。徒飾表著,招累而握,珍者難屈。是珍也,居下流 而委棄,歷終歲而堙鬱。望高鑒兮闇投,幸餘光之恍 怫。

《颶風賦》
宋·蘇軾

仲秋之夕,客有扣門,指雲物而告予曰:「海氣甚惡,非 祲非祥。斷霓飲海而北指,赤雲夾日而南翔,此颶之 漸也,子盍備之?」語未卒,庭戶肅然,槁葉蔌蔌;驚鳥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