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65 (1700-1725).djvu/9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一千三百三十卷目錄

 惠州府部彙考六

  惠州府兵制考

  惠州府物產考

  惠州府古蹟考陵墓附

職方典第一千三百三十卷

惠州府部彙考六

惠州府兵制考        通志

府總

本府 協鎮副將一員,都司二員,守備二員,千總四員,把總八員。

歸善縣 《惠協》右營,撥把總一員。

博羅縣 守備一員,千總一員,把總二員,海豐縣 守備一員,千總一員,把總二員,河源縣 把總一員。

龍川縣 千總一員

長樂縣 把總一員

興寧縣 守備一員

永安縣 千總一員

長寧縣 守備一員,千總一員,把總二員,連平州 守備一員。

碣石衛 總兵一員,遊擊一員,千總三員,把總六員。

捷勝所 遊擊一員,千總一員,把總二員。甲子所 遊擊一員,千總一員,把總二員。平海所 都司一員,守備一員,千總二員,把總四員。

東海滘 守備一員,千總一員,把總二員。本府 兵一千九百四十六名。副將領左營官兵駐劄府城,并分防河源縣及連平州忠信各汛隘。右營官兵駐劄平海所,內撥官兵分防歸善縣及平海所各臺汛,并分配新定營。浙額設哨槳船一十五隻,派防平海所盤圓稔山二處港汛。

歸善縣 兵六十名防守。

博羅縣 兵二百九十二名防守,并內撥官兵分防該縣險隘地方。

海豐縣 兵五百名,駐劄縣城,并內撥官兵防謝道山、魚門港、小漠渡、東涯各臺汛。

河源縣 兵二百名防守。

龍川縣 兵一百六十九名防守。

長樂縣 兵一百九十九名,駐劄縣城。并內撥兵分防龍系磜隘地。興寧縣 兵二百七十名,駐守縣城。

永安縣 兵二百六十九名,駐防縣城。

長寧縣 官兵二百三十名駐守,并內撥官兵分防茶岡、櫸林鋪、大波營汛地。

連平州 官兵二百六十名防守,并內撥官兵分防黃茅峰要隘。

碣石衛 官兵三千五百員名,續添兵七十五名,共官兵三千五百名,存一千五百員名,駐劄衛城內。撥官兵分防田尾山、奇石港、觀音廟、烏墩、東涯各臺汛。尚官兵二千零七十五名,分防甲子所、捷勝所、墩下、東海滘各處。今新定經制額派艚船五隻,灣泊碣石河下及海豐、烏墩港,該鎮撥兵偵禦巡防。

甲子所 係碣石衛,撥兵五百名駐劄,并內撥官兵分守甲子港、湖東澳各臺汛。

捷勝所 、碣石衛左營分防官兵五百名駐劄,并內撥官兵分防白沙河、大帽山、扁涌湖、東涯各臺汛。

東海滘 碣石鎮標右營,分設官兵五百名駐劄;并內撥官兵分防烏塾港、西涯、大德港、兩涯各臺汛。

墩下 碣石鎮下左營分防,設守備一員、千總一員、把總二員,駐劄墩下寨,并內撥官兵分防長沙山、青草頭港、梅壟墟各臺汛。

臺汛:海豐之臺曰「謝道山 」 ;兵三十名,防守鮠門港 ;把總一員,兵五十名,防守。

「小莫渡」 「東涯 」 兵二十名防守。

碣石之臺曰「田尾山 。」 把總一員、兵六十名防守。

奇石港 兵二十名防守。

觀音廟 兵二十名防守。

烏墩東涯 千總一員、兵一百名防守。

平海所之臺,曰「小漠渡。」 西涯 兵二十名,防守《盤圃東 》;把總一員、兵二十名,防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