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64 (1700-1725).djvu/11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泉,乃出石處。有數家專以取石為生,其佳者質溫潤 蒼翠,叩之聲如金玉然,匠者頗閟之。常時官司所得, 色枯槁,聲如擊朽木,皆下材也。」

《齊東野語》:東坡北歸,經過韶州月華寺,值其改建法 堂,僧丐坡題梁,坡欣然援筆,右梁題歲月,左梁題云: 「天子萬年,永作神主。斂時五福,敷錫庶民。地獄天宮, 同為淨土。有性無性,共成佛道。」右梁題字,一夕為盜 所竊,左梁字尚存。余嘗見之,墨色如新。坡歸至常州 報恩寺,僧堂新成,以板為壁。坡暇日題寫幾遍。黨禍 作,凡坡之遺墨,所在搜毀。寺僧以厚紙糊壁,塗之以 漆,字賴以全。至紹興中,詔求蘇、黃墨跡,時僧死久矣, 一老頭陀知,以告郡守,除去漆紙,字畫宛然,臨本以 進。高宗大喜,老頭陀得祠曹牒為僧。

《四六話》:譚昉,曲江人,荊公少年仕宦韶州之友也,特 善牋表。荊公在金陵,稱其一對云:「車斜韻陰,競病聲 難。」「競病」二字,曹景宗故事也。白樂天與元微之書:「何 處春深好」,詩以「斜車」二字為韻,往來幾百篇。

《容齋隨筆》:英州之北三十里有金山寺,予嘗至其處, 見法堂後壁題兩絕句,僧云:廣州鈐轄俞似之妻趙 夫人所書,詩句灑落不凡,而字畫徑四寸,遒健類薛 稷,極可喜。數年後又過之,僧空無人,壁亦隳圮,猶能 追憶其語,為記於此。其一云:「莫遣韝鷹飽一呼,將軍 誰志滅城狐。年來萬事灰人意,只有看山眼不枮。」其 二云:「轉食膠膠擾擾間,林泉高步未容攀。興來尚有 平生屐,管取東南到處山。」蓋似所作也。今按:金山寺 在靈州,不屬英德。

《通志》:王韶之《始興記》:「城西北十餘步有棲霞樓,臨川 面山,洵稱勝遊焉。羅君章居之,因名為羅公洲。樓下 洲上,果竹交蔭,長楊傍映,高柳前疏,雖即城隍,趣同 丘壑。」按:君章名含,襄陽人。居不在始興,姑記於此。 舊志有秦時犧尊,制作奇古。宋宣和間,有以勢取,舟 中出峽,遭風濤甚懼,乃還之廟中。今亡矣。廟亦廢。 《府志》:《歐陽文忠集周府君碑跋》云:「《後漢桂陽周府君 碑》,按《韶州圖經》云:『《後漢桂陽太守周府君碑》,按廟在 樂昌縣西一百一十八里武溪上,武溪驚湍激石,流 數百里。昔馬援南征,其門人袁寄生善吹笛,援為作 歌和之,名曰《武溪深》。其辭曰:『滔滔武溪一何深,鳥飛 不渡,獸不能臨。嗟哉武溪何毒淫,周使君開此溪,下 合滇水,桂陽人為立廟刻石』』。」又云:碑在廟中,郭蒼文。 今碑文磨滅,云府君字君光,而名已訛缺不可辨。《圖 經》但云周使君,亦不著其名。《後漢書》又無傳,遂不知 為何人也。按:武水源出柳州臨武縣鸕鶿石,南流二 百里入桂陽,而桂陽滇水、盧溪、曹溪之水,皆與武水 合流,其俗謂水湍浚為瀧。韓退之有詩云:「南下樂昌 瀧。」即此水也。碑首題云「神漢」者,如唐人云聖唐爾。蓋 當時巳為此語,而史傳他書無之,獨見於此碑也。《南 豐集》:熙寧八年,余從知韶州王之材求得此木,之材 又以書來曰:「按曲江縣圖經,周府君名昕,字君光。」則 永叔云《圖經》不著其名者,蓋未之詳也。又有碑陰列 故吏及工師官號、州里、姓名之材,并模以來,永叔蓋 未得之也。其碑陰「曲江」字皆作曲紅,而「蒼江」字、「江夏」 字亦作紅,蓋古字通用,不可不知。此學者所以貴乎 博覽也。

《春明夢餘錄》:「韶州北境樂昌、仁化,北界桂陽、郴州,林 深俗梗。故湖廣設兵備於郴陽,廣東設兵備於清遠, 夾立兩鎮。東南翁源界惠州,事頗緩,列黃岡、桂山丫 二巡司及六關隘。」

韶州府部外編

《搜神後記》:「始興機山東有兩巖相向,如䲭尾,石室數 十所,經過皆聞有金石絲竹之響。」

《貴耳集》:曲江有二奇,張相國以鐵鑄,六祖禪師以銅 鑄。俗語云:「鐵胎相公銅身。」六祖鐵胎有二身,一在廟, 一在郡庠,銅身在大鑒寺。廣州天慶觀有銅鑄劉王 像,當鑄時不像其容,殺數匠始成,袞冕具在。

《談苑》:「韶州岑水場,往歲銅發,掘地二十餘丈即見銅。 今銅益少,掘地益深,至七八十丈。役夫云,地中變怪 至多,有冷煙氣中人即死。役夫掘地而入,必以長竹 筒端置火,先試之,如火焰青,即是冷煙氣也,急避之 勿前乃免。有地火自地中出,一出數百丈,能燎人。役 夫亟以面合地,令火自背而過,乃免。有臭氣至腥惡」, 人間所無者也。忽有異香芬馥。亦人間所無者也。地 中所出沙土。運置之穴外。為風所吹。即火起。

《萬花谷》:進士牛益夢至天第,吏曰:「此群玉宮也。」見殿 上有玉碑,朱書字,蒙以絳紗大字,云「中州天仙籍。」其 次皆姓字數千,其中惟識數人,乃呂彝簡、李迪、余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