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64 (1700-1725).djvu/11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頁尚未校對
考證

官無嫌。此州固罪人所徙官當明時來事不待說。委

官不自謹慎,宜即引分往,胡為此水邊,神色久戃恍。 大瓶罌小,所受自有宜。官何不自諒,滿溢以取斯。 工農雖小人,事業各有守。「不知官在朝,有益國家否? 得無虱其間,不武亦不文。」仁義飭其躬,巧奸敗群倫。 叩頭謝吏言,始慚今更羞。歷官二十餘,國恩並未酬。 凡吏之所訶,嗟實頗有之。不即金木誅,敢不識恩私。 潮州雖云遠,雖惡不可過。於身實已多,敢不特自賀。

《韶陽早秋》
許渾

宋玉含愴夢亦驚,芙蓉山響一猿聲。陰雲近雨枕先 潤,夜電引雷窗暫明。暗惜水花飄廣檻,遠愁風葉下 高城。西歸萬里未千里,應到故園春草生。

《韶陽樓夜宴》
前人

待月江樓捲翠羅,玉杯瑤瑟近星河。簷前碧樹窮秋 密,窗外青山薄暮多。鴝鵒未知狂客舞,鷓鴣先讓美 人歌。使君不惜通宵醉,刀筆初從「馬伏波。」

《韶石山》
宋·余靖

世務嘗喧囂,物外有真賞。結友探勝概,放情諧素想。 韶石南國鎮,靈蹤傳自曩。雙闕倚天秀,一逕尋雲上, 長江遠縈帶。眾巒疑負襁,千里眇平視。高形羅怪象。 「日影避崑崙,鼇頭冠方丈。青螺佛髻高,群玉僊都敞。 霞城晴煜爚,桃浮春浩蕩。仰攀霄漢近,俯瞰神魂怳。 澗深流如織,巖虛動成響。造化與真質,妙畫何能倣。」 賤子生海隅,逢辰辱朝獎。靡成彝鼎勳,甘從丘壑往。 驚禽戀故林,困驥畏羈鞅。茲游得幽深,同懷樂清曠。 世言帝有虞,朔南聲教廣。丹穴卜巡幸,翠華臨蒼莽。 《簫韶》曾此奏,鍾石無遺象。但覺薰風存,翛然天籟爽。 姬公著治典,歷代所遵仗。九野奠山川,萬靈通。《饗》 「醫閭與吳嶽,半列戎衣壤。四時迎氣祠,猶煩禮官掌。 況乃祝融區,群物資含養。來儀威鳳居,樂育菁莪長。 膚寸起成霖,崇高一方仰。躋之佐衡霍,無慚公侯享。」

《遊仙寺》
前人

古寺遠塵籠,乘閒訪此中。客心千里靜,僧語萬緣空。 門暗松溪霧,樓閒竹塢風。吟餘嬾復去,山照夕陽紅。

《遊寶林精舍》
前人

浮生萬慮日營營,同訪禪居耳目醒。尋勝已窮煙靄 外,談空應有鬼神聽。松筠不變春長在,風雨無時地 本靈。便擬搆庵來結社,莫嫌頻此扣「巖扃。」

《遊南山》
汪任

「湞陽富佳致,無以過南山。山高雄地里,萬丈親雲端。 攀援臨絕頂,氣象非塵寰。神存古廟貌,臺敞舊軒欄。 青石生龍文,凜凜常風寒。縱目四無際,陡覺天地寬。 直北二江合,水勢中分灘。灘橫水亦轉,曲折束成灣。 群峰自西來,險絕如函關。中虛左梵剎,地勝苾芻安。 梵修祝聖壽,額自九重頒。」旁有石一障,高下數畝間。 「或列如屏風,或方如仙壇,或立如駐馬,或走如奔颿, 或側如虎臥,或曲如龍蟠,或嚴如衛吏,或羅如星官, 或傴如老人而枯其形顏;或儼如端士,而正其衣冠。 或堆如雲霞,重疊而聚攢;或湧如波浪,攣屬而奔湍; 或傾而復舉,如獵而獸跧;或騰而不下,如射而禽翻; 或先後相續,如朝赴金鑾;或參差不」齊,如兵方結團。 或平為几案,而可羅杯盤。或突出高岸,而或垂釣竿。 或背若相惡,或向若相歡。或聲若磬響,或色若豹斑。 或累而成塔,或砌而成鞍。或疏而分散,或密而彎環。 或巧而非怪,或鈍而非頑。雖偶不為配,雖單不為鰥。 雖近不相狎,雖壓不相殘。有室可居佛,有竈可煉丹。 有洞可休息,有巖可「躋攀。爽氣自有餘,蒸風不相干。 乾坤所開闢,斷斸非斧刓。遊者可意得,名狀不易殫。 通天與三峽,若是烏能班。今時無王維,睥睨措筆難。 靜想瑤池僊,豈不停翔鸞。又疑桃源客,步虛潛往還。 我有英賢樂,冥搜思不慳。」題名或賦詩,鳩工妙手刊。 惜哉歲月久,幾至遍圬漫。山僧不好奇,仁者興嗟歎。 爰有「老僊翁,尋幽獨忘餐。塵土盡去除,林木閒自芟。 特遺方寸地,舊耕同一觀。小亭翼其上,遊居興不闌。 於此或圍碁,縱橫勢萬般。於此或煮茗,江心汲澄瀾。 於此或燕坐,塵慮一切拌。誰知得真趣,消此白日間。」 勝概益增重,清爽彌駢闐。山石雖無情,似有待而言。 又況隱君子,寂寂初無傳。或隱於仕祿,或晦於巖泉。 知音一提拂。豈與山石肩。堯舜我君民。勳業垂萬年。

《武溪》
前人

翩翩初泛入瀧船,隱約乘槎上漢年。岸狹束成三級 浪,山高分得一毫天。掃開盤石那無酒,流出桃花恐 有僊。《青史》若能留姓氏,直須來此釣溪煙。

《玉井》
李巖

雲根一竇發清瀾,紺結何須結綺欄。夜霽定知奎斗 徹,浪翻應有蟄龍蟠。支機水沸銀河湧,海眼秋清寶 鑑寒。自是源泉開淑氣,還看雪液更漫漫。

《韶山石》
蘇軾

雙闕浮雲照短亭,至今猿鳥嘯青冥。君王自此南巡 狩,再使魚龍舞洞庭。

《眾樂亭》
連希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