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62 (1700-1725).djvu/9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環海中,若蜃結焉。於以總其形勝,則背倚五嶺,肩抗羅浮,揭嶺、南嶴,以接漳、閩、黎、婺,分茅以控屬國。南面諸山與西樵白雲矗立於重溟之上,若碁布焉。憑眺而數之,在指顧中耳。

廣東星野考         通志

僧一行謂:「粵東九郡,並屬牛女,而旁蠡、翼軫為廉州。故《唐·天文志》:『翼軫逾南紀,盡鬱林、合浦之地。廉、欽以西,為鶉尾之墟』。」 又「連州舊屬桂陽郡,領於荊州,為翼軫之次。」 又《晉·天文志》:桂陽郡當軫之六度。

廣東戶口考         通志

順治十四年,《全書》開載:「戶口原額」 一百三十三萬六千九百三十九丁口。內除逃絕、老幼、廢疾、竈蜑不成丁等項共二十萬四千二百二十一丁口。

實額實在人丁食鹽課銀共一百一十三萬二千七百一十八丁口。內除續報審豁逃亡事故八千六百三十丁口,尚實編一百一十二萬四千八十八丁。

又新增編丁食鹽課銀共四千二百九十八丁口。

原額「人丁」 六十一萬四千二百四十九丁,內除續報逃亡、故絕、審豁五千一百一十丁,尚人丁六十萬九千一百三十九丁。

原額食鹽課銀五十一萬八千四百六十九口。內除逃亡、故絕、審豁三千五百二十口,尚食鹽課銀五十一萬四千九百四十九口。《新增》編丁二千三百三十八丁。《新增》食鹽課銀一千九百六十口。

稅丁、田丁,共派徭差、民壯均平、驛傳、贍夫等銀,共一十萬四千三百四十三兩九錢九分八釐九毫。

食鹽課銀并官吏隨住人口派鹽鈔銀一萬七千一百三十兩九錢四分五釐七毫。水手銀二錢三分四釐八毫。又比附地利窯冶鈔銀二兩七錢二分三釐。新增編丁例派四差等銀四百九十一兩七錢九分六釐八毫。新增食鹽課銀一十六兩九分一釐六毫。

康熙元年省。總實在人丁四十八萬五千九百七十四丁六分五毫九絲九忽六微四纖。新編丁二萬三千五百六十三丁一分。河泊所丁七百四丁。另一項陞科開墾田丁二千三百八丁四分五釐五毫五絲。

食鹽課銀四十二萬四千六百四十八口,四毫一絲四忽六微四纖;食鹽課銀小一十一口。康熙十一年省總,實在人丁、稅丁、田丁及龍門、陽山二縣新編丁折成丁共五十四萬七千一百六十五丁四分四釐四毫二忽九纖。新編丁二萬六千七百四十五丁六分,河泊所丁六百八十六丁。另一項陞科開墾併新增田丁二千三百零八丁四分五釐五毫五絲。

食鹽課銀四十九萬一千三百一十口零七分三釐八毫五絲七忽二微二纖。《食鹽課》銀小三口

廣東田賦考         通志

順治十四年,奉頒《全書》開載:「官、學、民、竈、僧、道、寺、尼、軍、猺、狼、獞匠、夏稅、農桑、田地、山、塘、池、蓢、溪埔、坪、洲、桁、溝、湖、潮、壕、海坦、水埭、蠔坵、灣河、繒門渡埠、鹹塭、溪塭、石山港、瀝江、沙簿塞涌陂、魚步共三十三萬六千三百八十三頃四十四畝六分八釐七毫。又新陞田地山塘一百三十三頃七十三畝三分四釐六毫,泥溝四十二座,車池一十座,官地基屋二千三百七十五間所,民地基六所、地二段、網桁塭、埭沙汕、溪子一圍套內田三十萬二千六百五十四頃七十九畝九釐七毫

地二萬五千四百三頃九十畝九分九釐二毫;山一千一十一頃九十一畝五分六釐五毫;塘六千四百六十七頃二十七畝六分八釐八毫。

池七頃二十四畝五分六釐;

蓢一頃五十六畝二分六釐四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