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60 (1700-1725).djvu/4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一千二百六十三卷目錄

 辰州府部彙考一

  辰州府建置沿革考

  辰州府疆域考有圖 形勝附

  辰州府星野考

  辰州府山川考一

職方典第一千二百六十三卷

辰州府部彙考一

辰州府建置沿革考      府志

本府

《禹貢》
荊州之域古名酉陽以在酉水之陽也春

秋屬楚為黔中。秦昭襄王二十七年,擊楚,拔黔中,置黔中郡。漢高帝初年,改為武陵郡,又改義陵郡,五年,又改為雒陽郡。東漢建武二十四年,復為武陵郡。三國時,或屬吳,或屬蜀。漢、晉、宋、齊並為武陵郡。陳分置沅陵郡,治沅陵縣。隋開皇中,廢郡,置辰州。大業初,復為沅陵郡。唐初,復為辰州,屬江南道,尋置都督府。天寶初,改為盧溪郡。乾元初,復為辰州,屬江南道。宋屬荊湖北路。元陞為辰州路。明改為辰州府,隸湖廣承宣布政使司。

皇清因之。康熙三年,分隸湖廣湖南承宣布政使司。

領州一縣六

沅陵縣

古以在酉、沅二水間名酉沅本秦黔中郡地。漢為長沙國下雋縣地,後置沅陵縣,屬武陵郡。東漢、三國、晉俱因之。南北朝陳為沅陵郡。隋開皇中,為辰州郡,大業初,復改為沅陵郡。唐武德初,復置州,析沅陵置魯溪。天寶初,復為沅陵。五代宋、元、明俱因之,屬辰州府。

皇清因之,編戶五十九里。

瀘溪縣

古名盧江,本蠻彝地。漢、晉為沅陵地。梁天監中,置盧州。陳改盧州為沅陵郡。隋改郡為辰州,其地屬焉。隋末為蕭銑所據。唐武德中,以其地置瀘溪縣,屬辰州。宋、元因之。明初,偽漢將周文貴據辰州,甲辰命將率師南略,張彬取辰州,文貴棄城走,辰州平,瀘溪屬焉。

皇清因之,編戶一十二里。

辰谿縣

本漢武陵郡辰陽縣,梁置南陽郡建昌縣,陳省入辰陽。隋改曰辰谿,屬邵州。梁初州廢,以縣屬沅陵郡。唐為辰州,而縣隸焉。五代宋、元、明俱因之,屬辰州府。

皇清因之,編戶八里。

漵浦縣

本西漢武陵郡義陵縣地。東漢省入辰陽縣,三國晉、南、北朝俱因之。隋改為辰溪縣,屬沅陵郡。唐初析辰溪置漵浦縣,屬辰州。五代宋、元、明俱仍舊屬辰州府。

皇清因之,編戶三十四里。

沅州

漢屬武陵郡,三國晉、宋、齊、梁俱因之。陳為沅陵郡地。隋屬辰州。唐置巫州,尋改沅州,又改鐔陽郡,後為漵州。宋復為沅州,治瀘陽縣。元初置沅州路,又降為州,隸辰州路。明改為沅州府,後復為州,省瀘陽縣入焉。

皇清因之,編戶二十七里,領黔陽、麻陽二縣。

黔陽縣

漢為鐔城縣地,屬武陵郡。東漢、三國、晉俱因之。梁置龍標縣。隋屬辰州。唐析置朗溪縣,屬漵州,後廢。宋為黔江城。元豐中,并鎮江寨陞為黔陽縣,屬沅州。元、明俱仍舊屬辰州府。

皇清因之,編戶二十里。

麻陽縣

本隋沅陵、辰溪二縣地。唐武德初,置麻陽縣,屬辰州。垂拱初,以麻陽及關山洞置錦州,又析置龍門縣,尋省。宋析置招諭縣。熙寧間,以招諭省入麻陽,隸沅州。元、明俱仍舊屬辰州府。

皇清因之,編戶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