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60 (1700-1725).djvu/4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心驚。問津久已慚沮溺,歸向東皋學耦耕。

「盡日僧齋不厭閒,獨餘春睡得相關。簷前水漲遂無 地,江外雲晴忽有山。」遠客趁墟招渡急,舟人曬網得 魚還。也知世事終無補,亦復心存出處間。

《天心湖即事》
前人

「掛席下長沙,瞬息百餘里。舟人共揚眉,予獨憂其駛。」 日暮入沅江,抵石舟果圮。補敝詰朝發,衝風遂齟齬。 暝泊後江湖,蕭條傍層壘。月黑波濤驚,蛟鼉互揮睨。 翼午風益厲,狼狽收斷汜。天心數里間,三日但遙指。 甚雨迅雷電,作勢殊未已。溟溟雲霧中,四望渺涯涘。 篙槳不得施,役夫盡嗟噫。淋漓念同胞,吾寧忍暴使。 饘粥且傾橐,甘苦吾與爾。眾意在涉濟,絕糧亦均死。 馮陵向高浪,吾亦詎容止。虎怒安可攖,志同稍是倚。 且令并岸行,試步湖濱水。收舵幸無事,風雨亦浸弛。 逡巡緣江湄,迤邐就風勢。新漲翼回湍,倏忽游知矢。 夜入武陽江,漁村穩堪艤。糴市謀晚炊,且為眾人喜。 江醪信漓濁,聊復盪胸滓。濟險在需時,徼倖豈常理。 爾輩勿輕生,偶然非可恃。

《托龍居超為覓僊源隱居》
袁宏道

雲石村中且卜廬,憑君為買半峰餘。全栽芝菊為疆 界,盡寫雲嵐入券書。門對僊童澆藥地,巷通毛女浣 花渠。閒中每愛《天台去》,好與劉郎間屋居。

《入桃源三首》
前人

「溪雨濯雲根,花林水氣溫。睡鸞常守月,僊犬欲遮門。」 綠壁紅霞宅,丹砂石髓村。人中幾甲子,洞裡一「黃昏。」

白頭丫髻子,花裡去如僊。鳥弄雲霞柵,人耕芝朮田。 庚年看紅蕊,生死在蒼煙。認著爐香去,瞿童火尚然。

「花戶當雲闢,驛門臨水關。何年騎馬客,踏斷採芝山。」 古井沈煙霧,空潭洗面顏。「丘陵一變海,幾度到人間。」

《水心巖》
前人

獰龍負巨山,一往冰潭睡。春沫與秋瀾,洗盡青山氣。 石膚鑑水光,遞互發清麗。轉盼分瘦妍,生動各有意。 我欲舉鐵網,拔出珊瑚翠。付與種桃人,置之花深地。 他時攜枰來,石上聊一戲。

《登河洑山》
前人

高閣俯蒼崖,下有花源路。料得避秦人,入山從此去。 潭水浣山膚,膚盡紅霞露。老蛟挾瘦石,千古盤渦怒。 溪上盡漁郎,誰識花流處?事往白雲新,人去青山故。 挂卻茱萸囊,長嘯倚丹樹。

《欽山漁僊洞尋龍君御所住》
鍾惺

「楚人事黔役,能無山水情。所得乃在楚,特以黔為名。 如彼蜀三峽,其險半於荊。陸行問桃源,靈奧寄水程。 所以起辰州,三日聊舟行。穿石望而足,水心恨未停。 晚泊欽山下,獲與幽願并。靜者領斯山,意匠妙經營。 搜抉畢智勇,虎穴不得寧。頗負康樂才,要與陵谷爭。 靈怪為之遜,吏民迺不驚。」停舟山雨內,舟停山亦晴。 「榱桷與岩巒;左右洞中生,屈曲行螺中,子所謂甕城。 往往意所息,輒值隙之平。數折聖珠洞,獸跡所縱橫。 如何有宋刻,筆體老而清。可見虎穴先,禪者之戶庭。 古來幽奇地,人獸俱相更;冥心觀去住,鳩鵲開其明。」

《大蠟洞》
闕士琦

靈運開山遍,朋游攜更招。摩肩求怪石,張膽渡幽橋。 萬戶蜂房密,千形鬼斧勞。治平須異術,《金簡》莫相韜。

常德府部紀事

《府志》:「項羽殺義帝於郴,武陵人聞之,皆縞素而哭。漢 高祖聞而義之,故以武陵名義陵。」

《漢書馬援傳》:「光武建武二十四年七月,武溪蠻寇臨 沅,馮成討之不克,馬援繼行,駐兵壺頭山,擊破蠻兵。 二十五年夏,援卒於軍,而梁松代。」

《府志》:「吳赤烏十一年,黃龍兩見漢壽之陽,故名其縣 曰龍陽。又以水勢曲折如龍,因名。」

《三國志吳志鍾離牧傳》:「永安六年,蜀并於魏,武陵五 溪彝與蜀接界,時論懼其叛亂,乃以牧為平魏將軍, 領武陵太守,往之郡。魏遣漢髮縣長郭純試守武陵 太守,率涪陵民入蜀,遷陵界,屯於赤沙,誘致諸彝邑 君或起應純。又進攻酉陽縣,郡中震懼。牧問朝吏曰: 『西蜀傾覆,邊境見侵,何以禦之』?皆對曰:『今二縣山險, 諸彝阻兵,不可以軍驚擾。驚擾則諸夷盤結,宜以漸 安。可遣恩信吏宣教慰勞』。」牧曰:「不然。外境內侵,誑誘 人民,當及其根柢未深而撲取之,此救火貴速之勢 也。」敕外趣嚴掾史沮議者,便行軍法。撫彝將軍高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