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60 (1700-1725).djvu/3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未能去塵埃,兼欲事金鼎。正直心所有,諂諛長自省。 適知幽遁趣,已覺煩慮屏。更愛野雲閒,吾將臥南嶺。」

《靈巖寺呈銳公禪師》
唐·績

一水穿巖走碧沙,沿溪樛木臥龍蛇。分明便是桃源 路,不見溪頭流落花。

《桃花溪》
張旭

隱隱飛橋隔野煙,石磯西畔問漁船。桃花盡日隨流 水,洞在清溪何處邊。

《送郭六侍從之武陵郡》
劉長卿

「嘗愛武陵郡,送君將遠尋。空憐世界迫,辜負桃源心。」 洛陽遙想桃源隔,野水閒流春自碧。花下常迷楚客 船,洞中時見秦人宅。「落日相看斗酒前,送君南望但 依然。河梁馬首隨春草,江路猿聲愁暮天。丈人別乘 佐分憂,才子趨庭兼勝遊。澧浦荊門行可見,知君詩 興滿滄洲。」

《尋許山人亭子》
奚賈

桃源若近遠,漁子棹輕舟。川路行難盡,人家到漸幽。 山禽拂席起,溪水入庭流。君是何年隱,如今成白頭。

《桃源洞》
章碣

絕壁相攲是洞門,昔人從此入仙源。數株花下閒雞 犬,半曲歌中老《子孫》。別後自疑園吏夢,歸來誰信釣 翁言。山前尚有潺湲水,猶繞當時碧樹村。

《武陵春日》
王建

尋春何事卻悲涼,春到他鄉憶故鄉。秦女洞桃攲澗 碧,楚王堤柳拂煙黃。波濤入夢家山遠,名利關身客 路長。不俟冥心叩元寂,玉編金軸有《仙方》。

《桃源洞》
武元衡

武陵源在朗江東。流水飛花仙洞中。莫問漁郎千古 事。綠楊深處翠霞空。

《沅江漁者》
李群玉

倚棹汀洲沙日晚,江鮮野菜桃花飯。長歌一曲煙靄 深,歸去漁郎綠波遠。

《桃源洞》
前人

我到瞿童上昇處,山川四望使人愁。紫雲白鶴去不 返,惟有花源溪水流。

《八月十五夜桃源望月》
劉禹錫

塵中見月心亦閒,況是清秋仙府間。凝光悠悠寒露 墜,此時云在最高山。碧虛無雲風不起,山上長松山 下水。群動翛然一顧中,天高地平千萬里。少君引我 昇玉壇,禮空遙請真仙官。雲駢欲下星斗動,天樂一 聲肌骨寒。金霞昕昕漸東上,輪攲影促猶頻望。絕景 良時難再并,他年此日應惆悵。

《招屈亭》
前人

昔日居鄰招屈亭,楓林橘樹鷓鴣聲。一辭御苑青門 路,不見蠻江白芷生。

《龍陽縣歌》
前人

縣門白日無塵土,百姓縣前挽魚罟。主人引客登大 隄,小兒縱觀黃犬怒。鷓鴣驚鳴繞籬落,橘柚垂芬照 窗戶。沙平草綠見吏稀,寂寥斜陽照縣鼓。

《登司馬錯古城》
前人

秦昭王命錯征五溪蠻。城在武陵沅江南。

將軍將秦師,西南奠遐服。故壘清江上,蒼煙晦喬木。 登臨直蕭瑟,周覽壯前躅。塹平陳葉滿,墉高秋蔓綠。 廢井抽寒菜,毀臺生魯穀。耕人得古器,宿雨多遺鏃。 楚塞鬱重疊,蠻溪分詰曲。留此數仞基,幾人傷遠目。

《經伏波神祠》
前人

「蒙蒙篁竹下,有路上壺頭。」漢壘麏鼯鬥,蠻溪霧雨愁。 懷人敬遺像,閱世指東流。自負霸王略,安知恩澤侯。 鄉園辭石柱,筋力盡炎洲。一以功名累,翻思馬少游。

《晚歲登武陵城顧望水陸悵然有作》

前人

星象承烏翼,蠻陬相犬牙。俚人祠竹節,僊洞閉桃花。 城塞歷漢魏,江源自賨巴。華表廖王塚,菜地黃瓊家。 霜輕菊秀晚,石淺水紋斜。樵音繞故壘,汲路明寒沙。 清風稍改葉,蘆橘始含葩。野橋過驛「騎,叢祠發迥笳。 跳鱗避舉網,倦鳥寄行楂。路塵高出樹,山火遠連霞。 夕曛轉赤岸,浮靄起蒼葭。軋軋渡水槳,連連赴林鴉。」 叫閽道非遠,賜環期自賒。孤臣本危涕,喬木在天涯。

《龍門禱雨歌》
前人

「龍門勝境由天作,形勢岧嶢鎮磅礡。化工神妙非雕 琢,怪石奇山似蓬弱。前村土穴疇能鑿,容納百川并 萬壑。穿山入洞湍飛躍,洞裡乾坤大開拓。潭深萬仞 不可度,徹底澄清撓不濁。後門仰天無鎖鑰,出入應 須藉繩索。」幽崖數里長漠漠,燃炬超趯難著腳。中有 洞房殊寥廓,古來云是觀音閣。神龕有象垂瓔珞,童 「子兩旁微露膊,擎天石柱勝刀削,四壁溜紋成孔雀, 於後澄潭纓可濯。莫究何人橫木約,渡入龍宮迷六 幕。但見石龍眠案卓,偃仰崢嶸露頭角,鱗甲光輝渾 玉璞,口漬清泉勝酥酪。布露興雲在掌握,有祈必應 真的確,親驗其然語非謔。偶因旱魃恣為虐,火旗燒 空誠熾熇。金石斯時盡銷鑠,禾稼焦」枯被熏灼。父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