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60 (1700-1725).djvu/3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悵悵於懷。此來小致求理之談,如聞應病之藥,固不 止於半日閒也。夜臥妙嚴精舍。即余所書額。鐘鼓希 微。悄然達旦。

《靈巖洞記》
前人

余於洞壑,遊者絕少。關中所見諸洞,率皆穴壁粉泥 以居。惟樊川牛頭寺土室數重,沉靜多古意,然傷於 藍水、太白。武功居民,比比然矣。去歲於杭見飛來一 峰,便是眼中奇物,佛手煙霞,水樂石室,意甚佳,亦往 往有名人題字。於蜀見萬縣名岑公者,高廣如數間 屋,石乳淙淙,下石芝一本,大如車輪。巴縣名洪巖者, 窟穴城腰。城中懸水十丈許,幕其前,日夜噴壑去,意 謂觀止此,不圖有靈巖之奇在吾戶限,而相見特晚。 靈巖為洞者三,沿寺左行,逆泉而上,得峭壁,為前洞。 洞門巨石,攲立如醉,截而三,如累碁,已飛落其一,餘 搖搖欲從風靡矣。洞南北穿五百餘尺,豁然空明,其 下流水潺潺,如一衣帶出。洞數里,溢「而為溪。其上絡 乳垂珠,頒形賦象,或如編貝,或如刻木,或片片如嶺 頭雲,或疊疊如竿上衲,或如青蓮含豔而未吐,或如 《竹萌》解籜而斜出,或脫落如《齒蛻》而齦見,或窈深如 蝸出而殼懸,或鑿鑿如龍鱗,或格格如馬齒。」要知山 河大地,無所不有,而不可名言。其溜雨則滴瀝如殘 雪墜簷,清冷如寒風入磬,又或如鐘鼓間作,繁響鏗 然。出茲洞後,踰脊骨而下,入其坳,為後洞。洞額殊廣, 巖紋如細浪層層,然修藤倒掛如紐篆。洞復高,視前 洞加半而不能隙,日月光持炬燭之。左脅乳成自然 佛像,舊目為「白衣大士浮海者」,石瑩如定州磁,古色 可愛。相去丈許,復得一像,頭足粘壁間,一軀透脫。余 目為「普賢乘象」,物態宛然,因疑有三大士,已見其二 矣。過是炬火,不復能然,煙鬱如爨室,濃脂蕩蕩不留 足。或脫則墮水中,懼不敢入。復尋故道,出洞之右,翔 行二十步,有坎焉。擲而下,行陰溝中。十步一折,入於 穴,為桃花洞。洞門扉間無所有,惟石貌鏤刻如靈壁, 英州之流。再折,復有一穴,庳甚,不可測,泉咽咽出其 間,如建高瓴,如吐神溜,入後洞之腹,出前洞之尻,遂 自為溪,拂石觸岸而去,皆是洞中點水為之也。此洞 絕少人知,山中僧亦不到,遊者但以後洞為桃花,予 輩始拈出前後洞,可為短筏,泛其中,秉燭窮覽石穴, 皆為諸佛,必無毒龍潛怪。可知。淒風習習,冷徹肝脾, 非三斗壯膽,亦不能入也。前洞左側方磚,刻詩一絕, 落句「分明便是桃源洞,不見溪中流落花。」後書「政和 某年月日,郡倅零陵唐績篆額。唐朝奉題靈巖」,字極 了了。《郡志》訛為洛浦師,不知何據。壁刻「元豐庚申五 月,康奎文叔、蔣某子微同遊洞門」,刻子微詩,細書兩 字為一行,有「可惜秦人不曾到」之句。三洞奇花爛熳, 為前洞刻「露殆盡,後洞高寒淳古,意態清真,雖神工 鬼斧不敢犯,品在前洞之上。至桃花洞,窅然如混沌 未分,不知包絡何等世界。予向所見牛頭以下,彼見 前洞且羞死,又安敢與後洞桃花角奇競古耶?一日 之遊,正如窮子歸來,珊瑚琥珀,悉皆盈溢,不能復向 貧里求食,作五十年竛竮辛苦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