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60 (1700-1725).djvu/2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年,不失沅江之底貢。

《由河山至桃源縣記》
明·袁宏道

余既謝兩龍君將解維,而君超忽來,盛稱桃源一帶 之勝。余曰:「此名蹟不必佳,山水固佳也。」遂命舟逆而 上,君超從陸。是夕會於河洑山。次日重九登高茲山 之巔,溪邊兩霞石映綠潭甚麗,下而席之,迫午乃行。 夜泊桃源縣,山光散目,溪水激魚梁甚怒。起步學宮 前,石砌百尺,平滑如水。月光照之,光景清澈,樓閣闤 闠,吞煙吐霧,是亦山水之絕勝也。夜中與諸衲閒譚, 「余生長水鄉,百里無片石,見似丘者而喜矣。是邑何 緣,偏占丘壑?豈山水報緣,亦有定業耶?」諸衲不對,乃 就枕。

《由淥蘿山至桃花源記》
前人

江上,望淥蘿山如削成,頹嵐峭綠,疑將壓焉。從此一 帶山皆飛舞生動,映江而出,水縹綠見底。至白馬江, 山益夾,水益束,雲奔石怒,一江皆飛沬,是為浪光之 天。山南即避秦處。上桃花溪百步,從間道出後嶺元 武宮。其巔,宮甚敞,道士迓於門,指數奧僻處曰:「某丹 臺,某瀹鼎池。」余愛戀山色,苦不欲記之。有碑焉,苔蘚 剝落不可讀。道士閉目莊誦,如快小兒課《魯論》。不覺 失笑。趨而出,見道旁古松偃蹇有異態,為之卻行。又 數折,得桃花觀,從左腋道入,竹路幽絕。一黃冠簪筍 皮白鬚,照兩顴如紅霞,疑其異人。余肅冠裾將揖之, 未數步,趨而前,余笑益不止。偕遊者以余為暴得佳 山水,會心深也。觀周遭皆層峰,澹冶入繪觀。前為馳 道,車塵馬足,略無歇時。截馳道而南,入桃花洞,無所 有,惟石磴百級,蒼寒高古,若有人焉,而不可即。余讀 《瞿童記》有云:「偶造佳地,見雲氣、草木、屋宇、飲食,使人 澹然忘情,不樂故處。」此與竹林、方廣何異?蘇子瞻泥 於殺雞一語,遂以為青城、菊水之類,至韓退之、洪景 盧益不足道矣。甚矣「夫拘儒之陋也。」出洞已昏黑,是 夜遂宿水溪,去洞二里許。

《由水溪至水心岩記》
前人

曉起,揭篷窗,山翠撲人面,不可忍,遽趣船行。踰水溪 十餘里,至沙羅村。四面峰巒如花蕊,纖苞濃朵,橫見 側出。二十里內,秀蒨殆不可狀。夫「山遠而緩則乏神, 逼而削則乏態。」余始望不及此,遂使官奴息譽於山 陰,夢得悼言於九子也。又十餘里,至倒水岩。岩削立 數十仞,正側面皆霞壁,有竇八九,下臨絕壑,一竇懸 若黃腸者五,見極了了。問山中人,云「有好事者乘漲 倚艦,令健夫引緪而上。」至則見有遺蛻沉香為棺,其 言不可盡據,然石無寸膚,雖猿猱不能攀,不知當時 何從置此。又半里,至漁仙寺。寺有伏波避暑石室,是 征壺頭時所鑿,餘竇歷歷如僚幕。寺幽絕。左一小峰, 拔地起,若盆石,尖秀可翫。江光岫色,透露窗扉間。一 老僧方牧豕,見客不肅,問:「幾何?」眾曰:「單丁無徒侶。」相 與咨嗟而去。又數里至穿石,石三面臨江,鋒稜怒立, 突出諸峰上,根銳而卻,末垂水如照影,又若壯士之 將涉者。石腹南北穿如天闕,門高廣略倍山水如在 鏡面,繚青縈白,千里一規,真花源一尤物也。一客忽 欬,有若甕鳴,余因命童子度吳曲。客曰:「止,止!否則裂 石。」頃之,果有若沙礫墮者,乃就船。又十餘里,至新湘 溪。眾山束水,如不欲去。山容殊閒雅,無刻露態。水至 此亦斂怒波,澄黛蓄,遞相親媚,似與遊人娛。大約山 勢回合,類新安江,而澹冶相得,略如西子湖。如是十 餘里,山色稍獰,水亦漸洶湧,為仙掌岩。又數里,山舒 而畦見,水落而灘見,為仙人溪。既迫夜,舟人畏灘聲 不敢行,遂泊於灘之渴石上。灘皆石底,平滑如一方 雪,因命小童烹茶石上。次早舟發,見水心岩如在船 頭,相距纔里許,榜人踴躍,頃刻迫岩下。岩南逼江岸, 漁網溪橫齧其趾,遂得躍波而出。兩峰骨立,無寸膚 生,動如欲去,或銳如規,或方如削,或攲側如墜雲,或 為芙蓉冠,或為兩道士偶語,意態橫生。其方者獨當 溪流之奧,遒古之極。對面諸小峰,亦有佳色,為之佐 妍。四面皆龍湫,深綠畏人。岩頂有小道房,路甚仄,行 者股慄,數息乃得上。既登舟,不忍別,乃遶巖三匝而 去。石公曰:「游仙源者,當以淥蘿為門戶,以花源為軒 庭,以穿石為堂奧,以沙蘿」及新湘諸山水為亭榭,而 《水心巖》乃其後戶云。大抵諸山之秀雅,非穿石水心 之奇峭,亦無以發其麗,如文中之有波瀾,詩中之有 警策也。君超又為余言靈巖及諸山水之幽奇甚多, 要余再來。余唯唯。他日買山,當以此中為第一義。

《再遊花源記》
袁中道

湘中,有舟來,言道上荒甚,乃以衡遊俟之。秋稔,次於 釣灣,且歸。適楊子文弱相期聚首江樓。時景陵李長 叔工部亦以使事至,鼎晤間遂共作《桃源遊》,時癸丑 二月之十二日也。從江樓下,三舟並發。長叔舟中客 為沈仲敏,文弱舟中客為賀景明、陳仲韜,予舟中客 為崔晦之,或能歌能奕、能書詩。是日過武山,次延溪 渡,明日,過桃源縣,至淥蘿山下,諸峰纍纍,極為瘦削。 至白馬雪濤處,上有怪石,登舟皆踞坐。泊水溪,與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