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57 (1700-1725).djvu/2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石四斗二升七合八勺,每石派銀九錢一分三釐二毫,共該四千五十一兩三錢四分五釐八毫六絲六忽九微六塵。坐慈利籽粒寄莊一千八百三十四石二斗五升二勺,每石派銀七錢一分五釐,共該一千三百一十一兩四錢八分八釐八毫九絲三忽。坐石門縣屯糧二百一十四石二斗一升三合九勺,每石派銀五錢一分七釐,共該一百一十兩七錢四分八釐五毫八絲六忽三微。坐桃源屯糧二百九十八石九斗五升一合三勺,每石派銀八錢五分二釐五毫七絲六忽,共該二百五十四兩八錢七分八釐七毫三忽五微四纖八塵八渺。

一、開除遠年崩卸荒蕪田地八百九十二頃五十九畝六分九釐五絲六忽七微八塵一纖。糧一千四百二十一石五斗三升七合七勺四抄七撮四圭三粒。無徵銀一千三百二十六兩五錢一分一釐六毫六絲六忽四微六纖二塵四渺五漠。

一、實在成熟屯糧、寄莊籽粒茅岡退還并康熙十一年開墾田地一千七百五十四頃七十二畝六分九釐二毫二絲七忽九微五纖,熟糧五千五十二石二斗四升五合四勺五抄二撮五圭七粒,應徵銀四千三百九十三兩九錢九分五釐三毫六絲三忽一纖六塵三渺五漠。內有康熙十三年以來吳逆盤踞,熟糧內復荒田糧九百三十九石五斗五升六合四勺,無徵銀八百三十九兩七錢一分三釐五絲四忽四微。現今二十四年以後,開墾入熟納糧,不便載入,仍如前應徵之數內除。

守備一員,俸薪等項銀一百一十五兩三錢九分四釐。一、教授一員,俸薪、齋夫等銀七十九兩五錢二分。一、廩生二十名,每名廩銀五兩四錢,共一百零八兩。

外,大庸所《協濟》每名春季一兩八錢,共三十六兩;雖裁,現今議復。一、膳夫四名,共銀四十兩。奉文裁三分之二,應支一分銀一十三兩三錢三分三釐三毫。一、本衛各役一十六名,工食銀九十六兩。

原設城守哨官四名,每名食糧一十二石;屯丁一百八十名,每名食糧五石六斗,共一千五十六石,銀九百六十四兩三錢三分九釐二毫。自康熙二十四年復行裁汰,扣銀充餉矣。

以上官役俸食、膳夫,止應支銀三百零四兩二錢四分七釐三毫。

實該起解充餉銀四千零八十九兩七錢四分八釐六絲三忽一纖六塵三渺三漠。

九谿衛

原額、屯田二千三百三十六頃三十九畝一分三釐八毫四忽六微,每畝科糧二升九合三勺,該屯糧六千八百四十五石六斗二升六合七勺四抄五撮。

原額地二百二頃三十六畝二分五釐六毫。每畝科糧七合二勺。該地糧一百四十五石七斗一合四抄三撮。

原額「塘七十五頃一十五畝二分四釐,每畝科糧三合八勺,該塘糧二十八石五斗五升七合九勺一抄二撮。係水池未經栽種。」

原額、《草山》八頃九十二畝三分六釐四毫一絲四忽六微。原例免派

以上屯田地、山塘共二千六百二十二頃八十二畝九分九釐八毫一絲九忽二微,共該糧七千一十九石八斗八升五合七勺。坐落各州縣,派銀不等,共派銀六千二百一十四兩三分七釐二毫一絲二忽九微一塵。內坐落澧洲田地、塘三千三百六十八頃六十二畝六分四釐,共該糧六千四百九十三石三斗八升八合五抄。每石派銀九錢一分三釐二毫坐落石門縣田地塘二百四頃三十一畝三分五釐四毫九絲,共該糧四百六十五石五斗七合九勺五抄,每石派銀五錢一分七釐。坐落慈利縣田地塘四十頃九十六畝六分三釐九毫一絲四忽六微,共該糧六十石九斗八升九合七勺,每石派銀七錢一分五釐。《額總》內除荒蕪田地、山塘九百四十頃四畝七分八釐五絲三微五纖九塵七渺,共荒糧二千二百二十二石六斗四升四合三勺四抄六撮三圭,共荒銀一千九百一十二兩七錢二分四釐三毫五絲二忽八微五纖八塵七渺六漠。

康熙七年,開墾田一頃四十七畝二分六釐九毫六絲二忽四微五纖七塵三渺,該糧四石三斗一升五合,該銀三兩七錢二釐七毫三絲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