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57 (1700-1725).djvu/12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新加顏料》銀一十一兩七錢九分九毫八絲。額徵并新加共銀四百九十兩五錢二分八釐一毫二絲七忽五微六纖四塵五渺。

九釐、餉銀六百五十二兩九錢四分八釐八毫七絲五忽。

以上田地、塘人丁併新加顏料九釐餉,共銀二千四百五十七兩四錢九釐五毫五絲七忽八微四纖五塵八渺。

起運戶、工、光三部寺及九釐餉,共銀一千六十兩三錢二分九釐七毫九絲三忽八微四纖五塵九渺。

解費銀二兩六毫

撥運存留官役俸食驛站祭祀等項,共銀一千一百九兩二分五釐五毫一絲。

順治九年,會裁各役工食銀二百二十一兩六錢,經制不足,無銀裁解。

十二十四年,裁薪廩等銀二百二十五兩三錢二分三釐二毫,經制不足,無銀裁解。

十六年,裁草料等銀三百一十六兩八錢。內除《經制》不足銀一百九十六兩六錢八分二釐四毫六絲六忽一渺。

實裁銀一百二十兩一錢一分七釐五毫三絲三忽九微九纖九塵九渺。

康熙元二年,裁廩糧書辦工食銀一百四十五兩二錢。

四年,裁門斗工食銀七兩二錢。

淺船銀八兩四錢六分

《解費》銀七錢六分六釐一毫二絲。

《新徵麂皮京扛》銀七錢二分三釐六毫。

本色 原額本縣倉夏秋苗徭併額外加增防苗支給城、步所官軍月糧,共米一千八百八十一石二斗四合一勺八抄二撮三圭六粒。內除厲祭米三石,又除奉復孤貧口糧米九十七石二斗,本縣照舊留支外。

該米一千七百八十一石四合一勺八抄二撮三圭六粒,內米八百八十七石九斗三升六合,原因防苗,於額外加增支給城、步所官軍月糧,不在頃畝之內起科,今官軍奉裁此項米石,屢據士民盈庭泣訴無徵,疊經詳請題豁,未蒙議允照舊徵輸。

雜項稅課等銀一十兩六分六釐五絲二忽,無徵椒株等銀四兩六分六釐五絲二忽,實徵牛鹽稅六兩。

外徵榷稅銀一錢八分

一,歸并屯田 。田在靖州所屬芙蓉、地蓮、黃柏、雙江等峒堡,錢糧坐落本縣。

原額、城步所、屯田一百三十九頃。每畝科糧六升五合六抄七撮七圭五粟

共科糧九百四石五斗六升六合二勺。每石派徵銀七錢八分七釐四毫八絲六忽二微,共徵銀七百一十二兩三錢三分三釐三毫九絲九忽四微八纖六塵四渺四漠。

荒蕪田一十頃一十七畝八分五毫;

「《荒蕪》糧」 并絕荒難遽徵輸米,共六十六石二斗三升五合四勺。

無徵銀五十二兩一錢五分九釐四毫六絲三忽四微五纖一塵四渺八漠。

「《見在成熟》田」 一百二十八頃八十二畝一分九釐五毫:

成熟糧八百三十八石三斗三升八勺。

實徵銀六百六十兩一錢七分三釐九毫三絲六忽三纖四塵九渺六漠。

一、「班匠 」 「匠戶」 自辦

江南人匠六名。現存五名。四年一班。每名納銀一兩八錢。遇閏加銀六錢、係搭解

新化縣

原額、田四千一百三十一頃九十六畝五分一釐七毫八絲七忽六微。內

上田一千六百八十頃一十三畝八分三釐七毫八絲九忽二微,每畝科秋糧米三升三合九抄一撮三圭,共科米五千五百五十九石七斗七升四合五勺一撮二圭。每石派徵銀九錢一分七釐七毫三忽二纖二塵一渺九漠,共徵銀五千一百二兩二錢二分一釐九毫一絲八忽四纖三塵九渺。

中田一千三十八頃六畝三分七釐九毫五絲五忽,每畝科秋糧米二升二合二勺,共科米二千三百四石五斗一合六勺二抄六撮二圭。每石照前則例派徵,共徵銀二千一百一十四兩八錢四分八釐一毫三絲五塵五渺。

下田一千四百一十三頃七十六畝三分四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