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55 (1700-1725).djvu/5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為潭州湘陰,後唐長沙府,馬殷改稱湘陰縣。晉、漢、周、宋俱仍梁舊。元屬潭州路。元貞陞縣為州。明改潭州路為潭州府,後仍改長沙府。明初,寨長吳仁琮以湘陰降徐達。至洪武二年,始改為縣,屬長沙府。

皇清順治四年三月,開湖南,仍名長沙府湘陰縣。

寧鄉縣

唐始析益陽地置寧鄉。五代因之,後省入龍喜縣。宋隸潭州路。元因之。明屬長沙府。

皇清因之,編戶十里。

按《縣志》,唐、虞、夏為荊州之域,商為荊楚地,周屬荊楚。春秋、戰國為楚黔中地。秦為長沙郡地。始皇二十六年,分天下為三十六郡,楚郡曰南郡、黔中郡、長沙郡又增為四郡。漢高祖五年,改長沙為國,寧鄉為益陽地。東漢建武六年,復置長沙郡,寧鄉仍為益陽地。建安二十年,劉孫分荊州地。三國吳太平二年,析益陽縣地置新陽,隸長沙。晉太康元年,改新陽曰新康,隸衡陽郡。隋大業三年,省新康入益陽。唐武德四年,析益陽置新康,仍隸潭州,七年,復省入。貞觀元年,復置,改曰寧鄉。五代唐明宗天成二年,馬殷改潭州為長沙府,寧鄉仍隸焉,尋復省入龍喜縣。宋建隆四年,取潭州寧鄉隸焉。《郡志》云:「宋開寶析長」 沙、湘潭二縣地置善化,又析長沙地置寧鄉,治故新康之玉潭鎮。元仍宋制。明洪武五年,設寧鄉,仍為長沙屬縣。

皇清順治四年,開長沙、寧鄉隸如舊。

瀏陽縣

三國吳析臨湘地為瀏陽縣。晉隸湘州,南北朝因之。隋省入長沙縣。唐、五代俱因之。宋割長沙縣五里仍置瀏陽縣。元改為州。明復為縣,屬長沙府。

皇清因之,編戶四十四里,六廂。

按《縣志》:「秦王翦伐楚,以其地置楚郡,而長沙立焉。置屬縣凡九,湘居一」 ,瀏在湘中也。蜀漢時,長沙東屬權,西屬備。吳太平二年兼併,分長沙東部為湘東郡,以茶陵隸之,西部為衡陽郡,後復改長沙郡,析臨湘北境為一縣,名曰瀏陽,瀏陽之名始此,並隸長沙。晉置湘州,以瀏陽屬之,宋、齊、梁、陳並因之。隋大業三年,省瀏陽、醴陵入長沙縣,而瀏陽復罷矣。唐景龍初,改湘州為潭州,瀏陽仍隸長沙縣。後五代仍之。宋割長沙五鄉,復為瀏陽,屬潭州路。元初,仍置潭州路,領縣十二,瀏陽居一。元貞元年,以民至萬戶,改益瀏、醴、茶、攸、三湘八縣為州,瀏陽自是稱州。元至正末,為偽漢將歐祥所據。甲辰三月,明太祖將兵伐漢,歐祥死,邑人黃寧等保障鄉閭,率眾於總兵徐達處歸附。洪武元年仍為州。二年改為縣,仍隸長沙府今。

皇清王師開湖南時,長沙鎮兵內潰,遂入長沙,仍為

長沙府隸湖廣布政使司,下「湖南道。」 領一州、十一縣。瀏陽亦縣之一。蓋悉如明制云。

醴陵縣

東漢析湘南地置醴陵。晉南北朝俱因之。隋省入長沙縣。唐復置醴陵,隸潭州。五代因之。宋屬荊南路。元改為州。明改為縣,屬長沙府。

皇清因之,編戶二十四里,一廂。

按《縣志》,醴在上世為三苗國,屬《禹貢》,《職方》作荊。殷沿夏紀,周封熊、楚,春秋、戰國因之。秦置長沙郡。漢為長沙國。東漢復置長沙郡,以湘南置侯國,析其地置醴陵。三國屬吳。晉太康元年,破吳,仍置長沙郡,領醴陵。永嘉初,置湘州,五年,醴陵令杜弢陷長沙。建興三年,陶侃破之,湘州平。六朝宋置長沙國,兼置湘州。梁為湘州,以附從功,封江淹為醴陵侯。隋大業三年,改置長沙郡,省醴陵入長沙。唐改長沙郡為潭州。聖曆中,復置醴陵,隸潭州。天寶改長沙郡,尋復為潭州。梁開平,封馬殷為楚王,入潭州。殷以潭州為長沙府,建國承制,置官屬,而晉、而漢、而周,類仍梁制。宋至道三年,以潭州屬荊南路,領醴陵。元置潭州路,領醴陵。元貞元年,以戶增至四萬,陞為州。天曆改潭州為天臨路,仍領醴陵。至正間,偽漢將陳友才據潭州。明太祖將兵伐漢,土酋易華以醴陵附,統兵官徐達復叛。甲辰三年,大軍再舉,華就擒,境內平定,仍為州。明洪武二年,改路為潭州府,醴陵為縣。五年,改長沙府醴陵縣。

皇清制如明舊

益陽縣

秦置益陽縣,漢因之。東漢因之。三國析其地置新陽。晉改新康。南北朝宋析置湘陰縣。梁、陳因之。隋省入益陽。唐析益陽置新康。五代因之。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