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54 (1700-1725).djvu/8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訓導廨 原在大成殿左圍牆外,今廨舍俱廢,僅存基址。

射圃 在明倫堂右,圍牆外。

崇正書院 今廢,僅存遺址。

社學 明洪武八年,奉文每里建社學一所。城內二,繡林坊一;城南一;三里店一,米市二,瑤嶺岡一,藕池一,楊林市二。後各延師教訓,而學遂無定在矣。

皇清康熙七年,知縣衛應嘉復興社學,捐俸延師士。

民戴之

學田 原有水陸田畝,坐落界段,勒在碑陰,歲久剝蝕,莫可考校。

皇清間,學憲取具頃畝文冊,查墾黃岡鋪水田一處。

計三十一畝三分零,其餘田地無能記識。學洲 坐落北門外,下汀洲清出四十丈,今江勢北下,日見崩卸矣。

監利縣學 在縣署東北。洪武丙子,知縣張貴建。正統甲申,知縣王英重建明倫堂,縣丞陳穎等分建兩齋。甲子燬於火,明年,知縣鄭崇重建。萬曆庚子,教諭靳朝相「修兩廡,建櫺星門,立東西二坊,復建文昌閣於學東街。甲戌,知縣李純朴遷建明倫堂於廟西,尊經閣於明倫堂後,敬一亭於廟後。而講堂一所,則成化」 間縣令廖鉉所建也。後皆燬于兵火。

皇清順治七年,知縣藺完瑝捐修廟建,立兩廡《啟聖》。

祠、「名宦」 、鄉賢祠、明倫堂,而學宮煥然一新矣。教諭廨

訓導廨 俱在廟東

射圃 在學東,教諭楊述建。

大觀書院 即「布政司」 基址。萬曆二年秋,知縣李純朴建。

皇清順治七年,知縣藺完瑝拓地修之。

社學 一在縣西,明正統間建。一在縣城東外,嘉靖時建,萬曆間修。

學田 在學前,即大頖池。萬曆間,知縣李純朴置。一在蘆車湖,一在縣西燕家橋,分巡僉憲周置。

學倉 在泮池南,今廢。

松滋縣學 在縣東,宋建。明洪武初,知縣許彥聖因舊再建。甬牆外有泮水,由甬牆而入,過黌門即月橋,橋下為泮池,池底石甃丈許,上圍石檻,鏤刻極工。「再進為二門,廣三間,高丈八餘,闢三門,東西兩廡各廣五楹,各高二丈餘。中為大成殿,殿三楹,高三丈九尺餘。」 禮門在殿左,名宦、鄉賢二祠各三楹。從禮門而入,由義路轉甬門,適明倫堂。堂廣五楹,高三丈三尺餘。由明倫堂側門而入,則為「尊經閣石甃。高臺之上置閣,閣廣三楹,高三丈餘。後倚城東西二齋,各廣三楹,高丈餘。」 明時相繼修葺。至。

皇清康熙二十三年,知縣高起鳳等復捐修之。

教諭廨 在學內

山谷書院 元傅瓊建,久廢。

枝江縣學 。明初建東城沙沱市。成化十七年,遷城內小西門。弘治壬戌,知縣蔡文買基移建。萬曆間,知縣周仲士遷於縣治之西。至崇禎庚辰,知縣胡鳴岡會同巡道王永祚等,復遷城內福傅山。

皇清康熙三年,知縣周廷桂以學宮重地鞠為《茂草》。

卜吉鳩工,次第修建正殿、明倫堂。二十四年,巡道祖澤深臨視本邑,特捐貲修兩廡、戟門、「名宦」 、「鄉賢」 二祠,以及兩齋;啟聖宮、櫺星門、儀門、文昌祠,皆令其煥然一新焉。

彝陵州學 在州治東北。宋故址在南門外,明洪武初,遷建今所。舊制,中為櫺星門,門外東西豎下馬牌。學居廟之後,中為明倫堂,翼以兩齋堂。後為尊經閣。崇禎末,寇燬。

皇清順治九年,知州朱長蔭創建。十四年,知州《孔斯》

和建明倫堂。康熙四年,知州鮑攷節次修葺。至九年,復修建儀門,次明倫堂,次兩廡,煥然一新,紳士立碑刻頌紀之。二十三年,知州田恩遠捐俸重修。二十四年,巡道祖奉查土司楠木臨視,復捐修之。

學正署 在廟後

社學 在鎮川門內

學田 原額田二百二畝七分二釐,除荒現成熟田一百六十一畝一分有零。

原額地二百六十一畝五分八釐。除荒現成熟地二十二畝四分有奇

以上共計歲收正課銀三十一兩六錢四分零;內扣《正賦條》銀十二兩一錢七釐零,實存銀十九兩五錢四分一釐零。於康熙七年奉批「永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