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35 (1700-1725).djvu/8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松間藤數十尺,蜿蜒如大蚖。其上有鳥,黑如鴝鵒,赤 冠長喙,俛而啄,磔然有聲。稍西一峰高絕,有蹊介然, 僅可步繫馬石觜相扶攜而上,篁篠仰不見日,如此 四五里,乃聞雞聲。有僧布袍躡履來迎,與之語,瞏而 四顧,如麋鹿不可接。頂有屋數十間,曲折依崖壁為 欄楯,如蝸鼠繚繞,乃得出門牖相值。既坐,山風颯然 而至,堂殿鈴鐸皆鳴。二三子相顧而驚,不知身之在 何境也。日暮皆宿。於時九月,天高露清,山空月明,仰 視星斗光大如適在天上。窗間竹數十竿,相摩戛聲 切切不已。竹間《海棕》,森然如鬼魅離立突鬚之狀。二 三子又相顧魄動而不得寐,遲明皆去。既還家數日, 猶恍惚若有遇,因追記之。後不復到,往往想見其事 也。

《遊高亭山記》
元·鮮于樞

元貞元年四月廿日,道客臨平鎮,晨起,買舟堰下,出 東新橋,自高亭山以北,岸多野酴醾,香氣酷烈,薰人 欲醉。晚宿廣嚴院。僧普聞好奇喜客,置酒西有樓下, 夜分乃罷。明日遍歷殿廡,得唐《元覽法師碑》於東廡 之下,乃開元廿三年集賢殿學士徐安貞撰,諫議大 夫褚廷誨書云:「師姓褚氏,其先河南人,食采錢塘,因」 家焉。師生而懸解,從慧昶出家,本邑有故隋華嚴寺, 乃師俗緣之地,因成此院,後改今名。碑經焚燬,今不 可讀。寺有錄本,遂得其詳。僧又指護伽藍神曰:「此元 覽法師之祖褚河南也。」是日,行者過期未出,普聞者 煮筍薦酒,復飲故處,大出書畫誇客。中有《淨師草聖》 四大幅,圓熟。有法師殊可喜,問之,乃寺僧也。紹興初, 嘗被召作草,首書「名花傾國兩相歡」,宋主不悅,賜罷。 今錢塘人家所收稱王逸老合作者,皆其書也。又東 坡《趙令鑠唱和真跡》一卷,坡詩集中有之。令鑠有詩 聲,集不行世,因令錄之。序云:「子瞻和余《致齋》詩,有『端 向甕間尋吏部,老來唯欲醉為鄉』之句,因道薄酒,兼 成斐章,冀發笑也。」「古《人醉以酒蓋亦有所寓》。一飲百 憂忘,淘淘朝復暮。公欲醉為鄉,甕間尋吏部。惜取青 銅錢,濁醪安足酤。敢竊好事名,聊資子雲具。巧手斧 鼻端,此情知有素。《東坡和云伯堅惠玉膏兩壺且枉 佳篇次韻戲答》『神山無石髓,生世悲蹔寓。坐待玉膏 流,千載真旦暮。青州老從事,鬲上非所部。惠然肯見 從,知我困市酤。開瓶自洗盞,肴核誰與具?門前聽剝 啄,烹魚得尺素』。」伯堅又詩云:「《子瞻辭免起居之命,令 鑠復用前詩之韻》,一首以勉之:『登州與儀曹,到官如 旅寓。螭陛鳳凰池,翱翔未云暮。冰雪照人清,黃色盈 中部。譬如千日釀,一宿陋清酤。載筆無多辭,公真濟 時具。嘆息賀德基,尤知我尸素』。」自此次韻題其後者 一人:劉握。以詩跋者四人:湯思退、孫仲和、葛立芳、陳 之茂。以子孫題者四人:蘇籍、蘇嶠、趙伯醇、劉岑觀覽 署名者十人:陳相、汪應辰、鄭作肅、范彥輝、芮煜、徐度、 凌景夏、尹熹、劉熹、姚述堯。最後王明清題云:「英宗潛 龍日,居穆親宅,與宗屬淄恭憲王遊從厚善。慶曆八 年,歲在戊子,兩家各生子」,同年月日時。其後英宗入 繼大統,所誕即神宗,既即天位,以是日為「同天節。」恭 憲所育,迺太僕伯堅也,為本朝登進士第之冠,易文 階最先,子孫蕃衍,世科相望,聲華焜燿,以至於今。五 行之說,其可不信哉!僧之伯堅子孫,今居臨平,貧不 能自拔,此卷近年以粟易之,其他無可錄者。是晚始 與行者別,明日將還,普聞曰:「此去佛日十里而近,有 寺曰淨慧,山水最佳。寺有東坡題名真跡,不可不一 到。」於是自下山乘馬,沿田塍轉,村塢詰曲,行香篆中, 如是者數里。過黃鶴山,地始平,路漸廣,峰巒秀拔,林 麓深邃,夾道清泉,如奏琴筑。是時小雨蹔止,雲日鮮 潤,四顧閴然,唯聞一鳥啼長松修竹間。同行者人人 自失,謂真在武林桃花源也。小東遙見飛閣出木末, 導者云:「已到山門矣。」乃揖蒼髯叟,酌甘露泉而後入。 時已破午,群僧皆醉。住持覺老入城,遂徑造方丈,得 東坡真跡於法堂東壁云。「祖老入山之十三日」,述古 赴南都,率景達、原叔、子中、子瞻會別於此。熙寧七年 八月十二日,字方四寸許。又有《贈榮公》五絕句石刻 詩見集中。循東廡下,入庫堂,觀渥洼池。池泉玉色,出 東北之麓,有石坡陀,半在水中,因公有「不堪土肉埋 山骨,未放蒼龍浴渥洼」之句,遂名。回抵西廡,入藏殿, 觀元豐間所書經藏,有巨蛇不敢近者久矣。將出,得 兩石於山門之左,乃楊無為、司馬才仲、秦少遊之詩。 楊云「元祐元年六月十五日,還自海上,入佛日山淨 慧道場,瞻禮懷禪師塔。時長老弼公,即阿育王大覺 禪師之嗣也。道《予出山,酌甘泉而別,因留詩》云:『佛日 山前水,行人甘露杯。須知泉派遠,直自四明來』。」才仲 云:「水冷苔生暈,風高竹度涼。道人何處去?春色半滄 浪。」少游云:「五里喬松徑,千年古道場。泉聲與嵐影,收 拾入僧房。」楊則手書,才仲、少游之詩,皆范石湖追寫。

《遊天竺山記》
明·楊守陳

杭多名剎,「天竺」為稱首,久欲遊弗果。成化戊子秋,復 過杭,杭僧司都綱顧本源遣徒廣無外請遊。時余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