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35 (1700-1725).djvu/7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九百五十三卷目錄

 杭州府部藝文一

  胥山銘并序     唐盧元輔

  冷泉亭記         白居易

  有美堂記        宋歐陽修

  六一泉銘并序      蘇軾

  參寥泉銘并序      前人

  奏浙西災傷狀        前人

  上呂僕射論浙西災傷書    前人

  錢塘六井記         前人

  遊龍井記         程端明

  雪齋記           秦觀

  杭州旌忠廟記        黃由

  上天竺復庵記        陸游

  山房記          魏了翁

  遊徑山記          蔡襄

  遊北山記         晁無咎

  遊高亭山記       元鮮于樞

  遊天竺山記       明楊守陳

  結廬孤山記        馮夢禎

  西山看梅記         前人

職方典第九百五十三卷

杭州府部藝文一

《胥山銘》并序
唐·盧元輔

元和十年冬十月,朝散大夫使持節杭州諸軍事杭 州刺史上柱國盧元輔視事三歲,塵天子書,上畏群 靈,下慚蒸乂,乃啟《忠祠,銘》而序曰:「維唐敷祀典於天 下,廢淫置明,資父事君,罔有不舉。寢廟既設,我命厥 新。有周行人伍,公字子胥,陪吳之職,得死直言。國人 求忠者之屍,禱水星之舍。將瞰鴟革,遂臨浙江,千五」 百年,廟貌不改。漢史遷曰「胥山,今云青山」者,謬也。吁, 善父為孝。《記》曰:「父讎不與共戴天,諫君為忠。」《經》曰:諸 侯有諍,臣不失國,當枕於宋鄭,絕楚出疆。在平為未 宦臣,在奢為既壯子。坎壈伏節,乞師於吳。軍鼓丁寧, 五戰至郢。先哲王建邦啟土,著以話言。戴后惟人,人 虐惟后。成湯用為大義,孔子立為大經,子胥修為大 仇,騷人賦為大怨,咸令在上,慢惡不生,則「前戈鞭墓」, 非倒行也;「後戈走昭」,非逆施也。夫差既王宰噽受賂。 二十年內,越祀又顛。太伯廟血將乾,闔閭劍光先失。 公朝則宴焉,入則諫焉,孰謂矢毒,孰謂刀寒?雖言屢 出口,而車甲已困于齊矣,蟹稻已奪于歲矣。蜀鏤之 賜,竟及其身。鴟夷盛屍,投於水濱。憤悱鼓怒,配濤作 神。其神迄今,一日再至來也。海鴟群飛,陽侯夾從,聲 遠而近,聲近而遠,奮於吳,怫於越,夕於楚,乃退。於是 仲秋闕朢,杭人以旗鼓迓之,笳簫和之。百城聚睹,大 耀威靈。卷沙墨裂地灰截若坼成坑,迎潮氏格之, 如呂梁丈人為靈戈,威矛瀲浪百重,渚塞不先,跳檣 揭舷,再飯之間,絕其音聲,蕩莽千里,洪波砥平,有滑 有腯,有鹹有腥,遙實乎下庭,山海梯航,雞林扶桑,交 臂於卯階,金狄在戶,雷鼓在堂,魏樽漢豆,六代笙簧, 可謂奉天爵之馨香,獲人神之盛禮,佐皇震怒,驅叱 大邪,萬里永清,人觀《斗氣銘》曰:「武王鉞紂,子胥鞭平。 為人為父,十死一生。矯矯伍員,執弓挾矢。仗其寶劍, 以謁吳子。稽首楚罪,皆中紂理。蒸報子妻,殲鉏直士。 赫赫王閭,實聽奇謨。錫之金鼓,以號以誅。黃旗大舉, 右廣皆朱。戮墓非赭,瞻昭乃烏。後王嗣立,執書不泣。 顛越言潤,宰嚭讒輯。步光欲飛,姑蘇待執。吾則切諫, 抉眼不入。投於」河上,自統波濤,晝夜兩至,懷沙類騷。 洗滌南北,簸蕩東西,蠻貃卉服,罔敢不來。雖非命祀, 不讓瀆齊。帝帝王王,代代明明,表我忠哉!

《冷泉亭記》
白居易

東南山水,餘杭郡為最,就郡言,靈隱寺為尤,由寺觀 冷泉亭為甲。亭在山下,水中央,寺西南隅。高不倍尋, 廣不累丈,而撮奇得要,地搜勝概,物無遁形。春之日, 吾愛其「草薰薰,木欣欣,可以導和納粹,暢人血氣;夏 之夜,吾愛其泉渟渟,風冷冷,可以蠲煩析酲,起人心 情。」山樹為蓋,岩石為屏,雲從棟生,水與階平。坐而翫 「之者,可濯足於床下;臥而狎之者,可垂釣於枕上。」矧 又潺湲潔澈,粹冷柔滑,若俗士若道人。眼耳之塵,心 舌之垢,不待盥滌,見輒除去,潛利陰益,可勝言哉!斯 所以最餘杭而甲靈隱也。杭自郡城抵西封,叢山複 湖,易為形勝。先是,領郡者,有相里尹造作虛白亭,有 韓僕射皋作《候仙亭》,有裴庶子棠棣作《觀風亭》,有盧 給事元輔作《見山亭》,及右司郎中河南元藇最後作 此亭。於是五亭相望,如指之列,可謂佳境殫矣,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