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31 (1700-1725).djvu/8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養濟院 在北門外

漏澤園 在西北半里許。

萬安縣治 在城正中。宋熙寧八年,縣令許浹建。其後蕭經、劉澥復修之。明洪武元年,知縣張嗣先、三年知縣馮勝,嘉靖間劉繼文重修。布政分司 在縣西。

按察分司 ,在縣西舊龍溪書院,趙彥剛改建。府館 ,在縣西舊稅課局,明正統二年改建。守備府 ,在縣治北便民倉下,濱大江。

稅課司 在縣治西北

皂口巡檢司 在縣治西北。

灘頭巡檢司 未載處所。

陰陽學 附:《譙樓》。

醫學 在縣治東

豫備倉 今廢

便民倉 在第二都曲巷口。

養濟院 :在北門外,知縣虞守愚改建。

漏澤園 三所

永新縣治 。唐顯慶二年建。元為州治。明洪武元年改建。

察院 在縣治東

布政、分司 二署皆舊學地。

稅課司 在縣北門

上坪巡檢司 在縣東南六十里。

禾山寨巡檢司 在縣西北四十里。

栗傳巡檢司 在縣西北九十里。

新安巡檢司 在縣西北八十里。以上四司,俱知縣馮符重修。

陰陽學

醫學 在縣治西

廣興倉 在城隍廟左。知縣謝表重修。

便民倉 在北門外,知縣徐丙建。

養濟院 :在北門外。知縣胡偉重建。

漏澤園 在城北後嶺

永寧縣治 。元至正間,析永新為縣。明洪武元年重建。

湖西道 在縣治東南七十步。

公館 在縣治西

勝業鄉巡檢司 ,在縣西十五里。

陰陽學 附:《譙樓》。

醫學 在縣治西

存留倉 在儀門右。知縣陸時雍、梁爵重修東、南、西、北四倉。

定里倉 「俱明洪武間建。弘治四年重修,嘉靖間續葺之。」

養濟院 舊在縣東南,明嘉靖間改建北門外厲壇前。

吉安府學校考書院社學附

府縣志合載

本府。廬陵縣附郭。

吉安府儒學 :在府治西南。宋慶曆四年,詔州縣學徒滿二百人以上得立學。知州李寬始立州學,歐陽修為文記之。紹興二十六年,高宗御製《孔子》暨《諸賢贊》,刻石太學,仍賜刻本於諸學校。淳熙十五年,知軍朱晞顏修之,周必大為記。明洪武而後,知府莫己知、蔣良輔、陳本深、虞忠、張銳、顧福、張淳以次增飾,規制燦然大備。嘉靖八年,詔建敬一亭,貯御製《敬一箴》及宋儒視聽言動四《箴註》,范浚《心箴註》。九年,始奉制易大成殿曰

先師廟建「啟聖祠」 ,正聖賢祀典。廟前為戟門,櫺星

門神庫在戟門左。神廚在戟門右。宰牲房在神廚之右。後為明倫堂。東二齋曰「志道」 、「依仁」 ,西二齋曰「據德」 、「游藝。」 堂左為致齋所,右為會饌堂。明秀堂在明倫堂之後。射圃在讀書臺之下。櫺星門之外為振文坊,左右為攀龍、鱗附、鳳翼坊。歲久,明倫堂、尊經閣圮。

皇清順治十五年,知府李興元重修。

白鷺書院 在城東白鷺洲上。宋淳祐辛丑,郡守江萬里建。理宗賜「白鷺洲書院」 五大字,置田租八百石,設山長一員。元至正間重修,歲久傾圮。明嘉靖壬寅,移建於城南仁壽山。隆慶辛未改為廬陵儒學。

學田 計七十畝零三分四釐。除納糧外,共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