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31 (1700-1725).djvu/5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袁州山也,祠在宜春。宋淳熙中,郡守沈銑以旱遣官禱神,立雨,因建「行祠。」

張中丞廟 有二,一在南門外,一在東門外,祀唐張巡廟。門外有石人跪立,俗名「石人廟。」 嘉應侯廟 ,相傳神姓張,淮陰人,封顯慶東平王廟在清波門外,今廢。

蜀三聖廟 在縣治北。舊傳神即清源真君、梓潼帝君、射洪縣神。

聶公廟 在清江鎮,宋慶元中建。公名友,吳丹陽太守,嘗逐鹿至鎮,射樟樹滅,妖沒而神威有赫,邑人立廟祀之。

晏公廟 在府治東北三十里清江鎮。舊傳本鎮人,名戍仔,元初為文錦局堂長,因病歸,登舟即尸解。人以為神,立廟祀之。有靈顯于江湖。明封平浪侯。

新淦縣

社稷壇

風雲雷雨山川壇

邑厲壇 俱在郭外

鄉社壇 在各鄉

鄉厲壇 在各鄉

城隍廟 在城內

孝通廟 在縣南八十里峽江鎮。相傳秦時有溫媼經程溪,得巨卵藏之,生七龍,放之江媼,或至江日,龍輒獻嘉魚若祭焉。媼死葬程溪。將圮,一夕雷電遷之高岡。鄉人為立祠。唐賜額曰「孝通。」

蕭公廟 在縣北四十里大洋洲。宋咸淳間,邑人蕭伯軒死為神,民為立廟。元時以其子祥叔合祀焉。明永樂中,其孫天任卒,屢著靈異,亦祀于此。詔封為「水府靈通廣濟顯應英佑侯。」 峽江縣。

社稷壇

風雲雷雨山川壇

邑厲壇 俱在郭外

鄉社壇 在各鄉

鄉厲壇 在各鄉

城隍廟 在城內

周瑜廟 在峽江鎮,故巴丘縣,按《吳志》,「周瑜嘗定豫章、廬陵,留鎮巴丘,故後人立廟祀之。」 新喻縣。

社稷壇

風雲雷雨山川壇

邑厲壇 俱在郭外

鄉社壇 在各鄉

鄉厲壇 在各鄉

先賢祠 在縣學。祀宋李諮、劉敞、劉攽、蕭固、楊獬、李大有、蕭燧、謝諤、章穎、嚴時亨諸先賢。

寺觀附

本府。清江縣附郭。

天寧寺 在府學左。唐以前名「興化。」 咸通中,韋宙改建,更名鐵佛寺。宋曰天寧萬壽寺。紹興中改「報恩光孝。」 元末燬于兵。明初,郡守劉貞重建,內置僧綱司。正統十年,敕賜袈裟及藏經,尋燬。今《袈裟敕書》尚存。

慧力寺 在府城南二里。瀕江即唐歐陽處士宅,寺始南唐,盛於宋。崇仁殿說書王雱、尚書章穎皆有記。明洪武間重修。時有僧黃半閒召至京,賦《金陵春曉》詩,稱旨,賜袈裟歸。嘉靖戊午燬,萬曆間重修。按:寺自宋及明初最盛,有第一山、萬松關、半山亭、松風亭、江月亭、觀空閣、挹清門、白蓮池、讀書臺、會心亭,皆環列山之前後,又有古松數百株夾道直接城南郭門,號「引路松」 ,今并無存者。

廣壽寺 ,在府城崇德坊。明嘉靖辛酉燬,分守陳大賓相其地吉,改遷學寺,今改建南門內。「報恩寺 」 ,在金池坊,為烈女謝小娥立。明弘治十二年改為公館。

百華寺 在府城東一里。左有讀書臺。舊有僧會司,今廢。

迴龍寺 在城東北五里。江水東流至此,稍折當其衝,故名。

禪林寺 在城東,今廢。

石溪龍居院 在府學左,即唐盧肇讀書臺。唐宰相裴休嘗為書額。元至正間燬,明洪武甲子重建。

南峰禪院 ,在縣南二里。有銅鐘,五代時天祐三年鑄。

東山永壽禪院 在縣東三里。南唐保大中建,額曰「東山。」 宋咸平中改今名。

承天宮 即梅子真故宅,在洞天山玉澗之上。